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狙击“嗑药”鱼成都水产拟“准入”

2006/12/7 9:20:41 来源:华西都市报
    “决定不对所有桂花鱼采取停止销售的措施!”昨日下午4时许,成都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外通报了成都近期对问题多宝鱼、桂花鱼的查处情况。通报指出,虽然成都对多宝鱼采取了暂时停止销售的措施,然而由于本地产桂花鱼抽查并未检出违禁渔药残留,由此成都食品安全办决定不对所有桂花鱼采取停止销售措施。据悉,针对多宝鱼、桂花鱼风波,成都食品安全办将会同农委、水务、工商、卫生等部门研讨拟推行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准入制度等,确保市民吃鱼安全。
  不合格样品均来自外省
  成都市食品安全办通报指出,11月份,针对上海、香港等地连续发生多宝鱼、桂花鱼被检出含有禁用渔药残留事件,成都食品安全办相继对市场上的多宝鱼、桂花鱼进行了质量抽查。市水务局抽查发现成都市销售的部分样品含有氯霉素和孔雀石绿等禁用渔药。由于成都市场上的多宝鱼均来自辽宁、山东等外地,市工商、卫生、水务部门随即分别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成都各大卖场和餐饮消费环节暂停销售多宝鱼。对于桂花鱼,水务局则调查发现,桂花鱼不合格样品均来自广东、浙江;本地样品未检测发现有违禁渔药残留,抽查合格率100%。针对调查情况,市食品安全办昨日决定不对所有桂花鱼采取停止销售的措施。在不对所有桂花鱼采取停止销售措施的情况下,成都市工商局将责令检测出含有违禁渔药的产品下柜,并严格要求各卖场经营水产品必须提供水产品病疫检测合格报告和产地证明;市卫生局将组织对餐饮、食堂使用桂花鱼的情况进行检查,加强进货检查。
  拟推行水产品质量准入制
  昨日上午,成都市食品安全办召集工商、水务、卫生召开了协调会议。会议针对多宝鱼、桂花鱼等风波所暴露的水产品监管存在日常检测、配套措施等薄弱环节,拟推行指定成都市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通报和公告制度,以及成都市水产品质量准入制度等,确保市民吃鱼安全。
  针对目前商家经营桂花鱼等水产品所需要的两证问题,成都市水生动物检疫检测站有关人士表示,水产老板需要及时完善这些手续。如果无产地证明,一是向供货商索要;二是如果供货商无法提供的,水产老板可办理市场补检。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