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多聚磷酸盐超标,中国鱼捷克遭禁

2006/12/1 15:00:46 来源:农产品加工信息网

    30日捷克国家医药管理局宣布,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卫生调查之后,约42吨鱼和鱼产品被禁止在市场上销售,其中多数是从中国进口。

    捷克国家医药管理局发言人约瑟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捷克市场上约有10%的进口鱼不适宜食用。

    在这次被禁止的进口鱼中,有些鱼所含的有害物质多聚磷酸盐超出了规定限度的四倍还要多。多聚磷酸盐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这也是此次鱼产品被禁的主要原因。”约瑟夫表示。

    他还说,捷克的检查结果给欧盟其他进口鱼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这次卫生检查没有发现当地产的鱼(主要是鲤鱼)中有问题,当地鱼将成为圣诞节市场上的主要产品。

    记者连线 多聚磷酸盐用以改善口感

    今天上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的一位老师向记者介绍,多聚磷酸盐作为保水剂和品质改良剂被广泛用于鱼类等水产品加工过程中,起到保持水分、改善口感的作用,但在某些水产品中禁止使用,如扇贝加工过程中就严禁使用。

    欧盟和捷克对其进口的鳕鱼片和人工蟹肉严格限制使用多聚磷酸盐。在加工过程中允许使用的情况下,一般冷冻水产品中多聚磷酸盐的允许限量为0.5g/kg。

    控制水产品中的多聚磷酸盐含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国外已有人研究了使用多聚磷酸盐与鳕鱼含水量的关系,这些研究报道了鳕鱼等水产品的含水量与浸泡时间及浸泡浓度的关系,但是没有人研究浸泡后,水产品或鱼体内残留多聚磷酸盐的情况。

    目前,人们出于安全健康的考虑,要求控制鳕鱼中的多聚磷酸盐的含量。  (郭媛丹)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