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农产品“成绩单”可圈可点

2007/2/26 10:57:45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六个交易日,CBOT大豆涨幅4.2%,玉米涨幅6.7%,小麦涨幅7.8%,这就是春节期间CBOT农产品市场交出的一份成绩单。环顾周边市场,铜涨幅7.9%,原油涨幅5.2%,似乎所有的品种都在拉高等待春节过后中国买盘的入场。 
 
    但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中国市场节后的开门红没有任何悬念。

    农产品市场的狂飙有赖于基金的持续青睐。上周五(2月23日)公布的最新交易商分类报告显示,指数基金在CBOT大豆和玉米品种上继续增仓,截至2月20日,指数基金在CBOT大豆上净多单增仓1254手,在CBOT玉米上净多单增仓8542手,而传统基金在CBOT玉米上也是增仓8387手净多单。这还是滞后三日的数据,在上周后半段的行情中,基金增仓依然乐此不疲。

    进一步探究农产品市场的涨势,笔者发现,基金全面入驻农产品市场深层次的原因是,对于厄尔尼诺和全球变暖将导致2007年农作物歉收的预期。2007年2月5日,北京创出了167年来的最高气温——16℃,这是自1840年北京有气象记录以来冬季里的最高温度。与此同时,黑龙江正在经历56年来的最暖冬季。阿尔卑斯山地区正经历着1300年不遇的暖冬,许多滑雪场甚至关门谢客。在澳大利亚,正值盛夏的墨尔本居然在12月下起了雪。

    全球变暖以及厄尔尼诺现象对于农作物来说,首当其冲就是通过土壤过分失墒导致春旱加重,随后的夏旱或洪水泛滥发生的机率也增大,何况这种担忧还是基于全球农产品已经连续三年丰产的背景下,基金的大举涌入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有备而来。

    节日期间,黑龙江哈尔滨地区大豆价格继续上涨。由于外盘带动国际粮价上涨,国内豆源紧张,使得当地油厂收购困难。而在节前已经强行提价豆粕的油厂果然得到了美盘的配合,其乘胜追击的意识愈发浓烈。国内玉米和小麦现货市场则表现大体平静。吉林黄龙恢复玉米收购,玉米价格保持稳定。

    结合外盘和国内现货情况,我们已经可以将节后的农产品期货走势排出个座次,预计大豆、豆粕最强,玉米和小麦次之。无论如何,农产品市场第一个交易日的全线飘红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