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新豆上市前 国内大豆价格易涨难跌

2007/8/8 10:52:02 来源:网友

    随着终端供应量的日益减少,产区大豆供应偏紧对整个国内市场价格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目前产区旱情严重,一些地区本年度大豆减产已成定局,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期的国产大豆价格上涨也提供了明显的利多支持。周一,黑龙江地区大豆行情继续上涨,但收购量不大。目前哈尔滨尚志地区商品大豆收购站台价在1.6元/斤左右(水分14%,杂质1%),哈尔滨市油脂企业大豆收购价在1.54-1.57元/斤左右(水分14%,杂质1%),继续上涨。齐齐哈尔克山地区商品大豆定点收购价在1.6元/斤左右(水分14%,杂质1%),油用大豆定点收购价在1.57元/斤左右,依安地区商品大豆定点收购价在1.58-1.6元/斤左右,油用大豆定点收购价在1.58-1.6元/斤左右,较上周上涨0.04-0.05元/斤左右。牡丹江市油脂企业大豆收购价在1.58元/斤左右,穆棱地区毛粮大豆定点收购价在1.53元/斤左右(水分14%,杂质2%)。集贤地区油脂企业大豆收购价在1.55元/斤左右,部分厂家收购价在1.6元/斤左右,较上周上涨0.05元/斤左右。北安地区商品大豆收购站台价在1.65元/斤左右(水分14%,杂质1%),较上周上涨0.1元/斤左右。吉林梅河口地区油脂企业大豆收购价在1.58元/斤左右(水分14%,杂质1%),较上周上涨0.03元/斤左右。

  本年度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下降10.3%,而干旱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已出现绝产现象,大豆产量进一步减少。黑龙江大豆市场供应紧缺的现状无疑将一直支撑产区的大豆价格,在新豆上市之前产区大豆易涨难跌的市场行情仍将持续,这一利好因素已经令国内产区的大豆价格在7月中旬美盘的跌停行情中仍然保持了坚挺的走势。虽然黑龙江产区的大豆价格在阶段性的上涨走势中已经消耗了一部分利好,但是随着终端供应量的日益减少,产区大豆供应偏紧对整个国内市场的积极作用还在持续加强之中,而且大部分油厂存在大豆供应缺口也是事实,加之黑龙江产区大豆播种面积低于去年水平,所以,中长期的黑龙江产区大豆市场价格必将继续保持强势,并且从原料的角度缩减了豆油和豆粕价格的下跌空间。现阶段仍存有大豆余粮的农民并不多,市场上的终端供应以中间环节的前期存货为主,这部分贸易商不但惜售心理强烈,而且由于之前的采购成本较高,根本不认可低价出货,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期的当地大豆价格提供了比较明显的支持。另外,国内油粕后市普遍被看好,也将令黑龙江大豆市场价格的长期趋势呈现牛市。

  美国农业部料在7月供需报告中下调国内及全球大豆结转库存预估,同时下修新作大豆播种和收割面积预估并上调旧作大豆的消费量预估。预估美国 2006/07 年度大豆年末库存为 5.94 亿蒲式耳,较 6 月时的预估低 1600 万蒲式耳。预估区间介于 5.75-6.10 亿蒲式耳。分析师平均预估美国 2007/08 年度大豆年末库存为 2.21 亿蒲式耳,6 月时预估为3.20 亿蒲式耳。预估区间介于 1.76-2.70 亿蒲式耳。鉴于 2006/07 年度第三季度的大豆出口和压榨需求依然强劲,分析师预期美国农业部将在 7 月报告中上调美国 2006/07 年度大豆消费量预估。7 月供需报告可能对市场具有支撑性,但短期内天气因素仍主导价格走向。上周五美国Informa发布的产量预估报告,美国2007/08年度大豆产量预计27.0亿蒲式耳、平均单产42.7蒲/英亩,低于上月预测的产量27.19亿蒲、平均单产43蒲/英亩水平。由于近期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受天气因素影响明显,价格不确定性也因此增加,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大豆市场价格波动可能相对较大。由于此前大豆期末库存数据显示良好,基本面将保证后期大豆仍维持上涨态势。外盘大豆期价的上涨对国内大豆市场价格走高也起到连带的作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