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七成以上餐饮单位原料进货可索证

2007/11/15 14:02:50 来源:网友

    截至10月30日,全国卫生部门展开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共检查餐饮单位92万余个,目前已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的餐饮单位达73%。―――卫生部今年年底,全国餐饮业必须在原料监管和分级管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日前,卫生部宣布,到今年年底,全国餐饮单位必须100%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与将餐饮店分为A、B、C、D四级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而截至10月30日,全国卫生部门展开餐饮消费安全整治,共检查餐饮单位92万余个,目前已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的餐饮单位达73%.广东省知名餐饮企业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全面的索证制度和分级制度的实施,将分别推动行业规范以及让消费者在选择餐饮消费时有直观标准,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
  原料进货必须索证

  据业内人士介绍,原料进货索证是保证餐饮消费安全的第一关。该制度通过对餐饮单位采购食品原料行为进行监督把关,能防止不合格食品原料和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餐饮业。

  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劣质食用油等有望在所有餐饮企业中销声匿迹。卫生部明确提出,各餐饮单位在采购食品原料时,一定要按照索证规定,要求原料供应商提供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及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明,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安全。

  据卫生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73%的餐饮单位建立实施原料进货索证制度。广州酒家集团办公室主任赵利平表示,广州酒家一向都对原料进货方面进行严格把关,采购原料时都会向供应商索取相关证明。他认为,原料进货索证大大降低了饮食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它不仅是对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进行负责,也是对餐饮单位本身负责。而一旦发生任何饮食安全事故,餐饮单位也可追究相关供应商的责任。

  实行量化分级管理

  随着我国餐饮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餐饮消费安全问题不仅与百姓饮食健康息息相关,也将影响到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中国烹饪协会不久前发布的报告显示,2006年我国餐饮业零售额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10345.5亿元。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规范餐饮经营行为的有效措施。截至今年12月底,全国95%以上的餐饮单位将统一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无卫生许可证的经营行为将被杜绝。

  今后,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分为A、B、C、D四级,4个级别相对应的食品卫生信誉度依次递减。据悉,卫生部门将依据餐饮单位的卫生设备和卫生状况,对其食品卫生信誉度进行等级评定。

  卫生等级牌必须公示

  取得食品卫生信誉度等级资质的餐饮单位,必须公示其信誉度等级,让消费者在就餐时就能看到相应的等级标志。消费者只要看到餐饮单位公示的卫生许可证和食品卫生信誉等级,就能大致了解这家餐饮单位的卫生水平。

  业内人士直言,食品卫生信誉等级必须进行公示,消费者在选择餐饮单位就餐时,就减少选择卫生等级较低的餐馆,行业有可能重新洗牌。而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中,被评为不合格的餐饮单位,将被进行整改或淘汰。

  但是,一位要求不透露姓名的知名餐饮连锁店负责人指出,卫生信誉等级并不是餐饮单位卫生水平的唯一证明。部分餐饮单位可能对卫生环节抓得很严格,评定时却因相关证明不齐全而获得较低的卫生信誉等级。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