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奶企垄断收购价导致奶农杀牛继而纷纷涨价

2007/11/23 9:45:14 来源:河南商报

    寄托着奶农致富梦想的奶牛,如今面临被屠宰的命运 

    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23日讯  大河网-河南商报报道:(记者王海圣)一个恶性循环正在郑州奶业市场愈演愈烈。

    这个恶性循环的两端,一边是广大奶农,一边是各个强势奶企。

    前者,因为鲜奶收购价已7年未涨而饲料价格节节攀升,纷纷把奶牛送到了屠宰场;后者则声称奶源紧张,纷纷调高了产品价格。

    而对各个奶企声称的奶源紧张,奶农们表情复杂,“我们斗不过他们”。

    昨天,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教授、博士任新平就此指出,“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奶企垄断,而奶农不具备定价权”。

    奶农和奶企,两者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已到必须解决的时候了。

    【事件】

    原奶收购价7年未涨奶农杀牛度日

    原奶收购价7年不涨反跌已经让很多奶农失去了信心。

    11月21日下午4时许,郑州市金水区花园口镇京水村奶牛养殖站,奶牛养殖户宋长兴对商报记者说:“如果再这么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我的奶牛会全部送到屠宰场。”

    而从年初到现在,宋长兴已送走了7头。

    养殖户田东伟家本来有12头奶牛,今年春天送到了屠宰场4头,不到一个月又送走1头,紧跟着干脆都送给了另一个养殖户金遂央。而金遂央顶不住压力,也在今年送走了5头。

    把奶牛送到屠宰场,这是一个亏本的买卖。也是无奈之举。

    “我们买奶牛时,一头一般1.7万元左右,卖到屠宰场是论斤,一斤3元。”金遂央说。

    把奶牛送到屠宰场痛苦,但不送到屠宰场更痛苦,金遂央说,已经“养不起了”。

    奶农们“养不起”的原因是这些年养殖成本一直在抬高,比如2003年豆粕2400元/吨,现在是3700元/吨;棉粕2003年是700元/吨,现在是1950元/吨。

    而养殖成本提高时,奶农们的原奶售价却始终没有上涨,“2003年初是0.95元/斤,到2004年掉到了0.875元/斤,今年9月份才重新升到0.95元/斤。”养殖户任水来说。但是在2000年,一斤原奶的价格是1.05元。

    养奶牛到底是真赔还是假赔?宋长兴这样算了一笔账:他家现在有10头奶牛,每个月卖奶一般能挣3400元,减去饲料费大约3000元,再减去草料费、医药费、每天固定的租金电费15元等开支,辛苦一个月几乎剩不下钱。

    “我们现在是杀牛度日,等没有牛可杀了就不杀了。”宋长兴说。

    【市场】

    奶农养奶牛赔钱已成普遍现象

    奶农纷纷把奶牛送到屠宰场已严重影响到了京水村奶牛养殖站奶牛的数量,“本来有3000多头,现在也就2000头。”宋长兴说。

    据这里的奶农估计,如果原奶收购价还不上涨,到明年年底,奶牛数量还会大幅下降。

    奶牛数量减少不只发生在京水村,该村东边的一个奶牛养殖站就因为养奶牛赔钱,已经干脆关门。

    河南省乳业协会秘书长吴祖兴说:“养殖奶牛却没有赚到钱,这已是郑州市的一个普遍现象,也是全国的一个普遍现象,这证明奶业市场出现了问题,不是一个良性循环。”

    在吴祖兴看来,奶业的良性循环应该是:奶农赚钱、奶企赚钱。

    但事实是“目前全国范围,只有奶企在赚钱”。

    宋长兴所在的这个奶牛养殖小区,像郑州市广布的60多个养殖小区一样,为花花牛集团(包括三鹿花花牛公司)专供养殖小区。

    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早在1992年,花花牛集团就开始了“公司+农户”模式的探索,之后于1994年开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松散型发展模式,一度,郑州市85%的奶牛都是花花牛集团繁育的奶牛的后裔。而养殖小区也发展到了60多个。

    【奶企】

    花花牛方面因奶源紧张已调价

    就在奶农纷纷把奶牛送到了屠宰场的同时,另一边,作为河南本地奶企的花花牛方面则声称因为奶源紧张而调高了奶制品的市场售价。

    花花牛的涨价是一次没有事先告知的“悄悄行动”,直到被细心的消费者发现。

    最近,有读者致电商报投诉说,“袋装的花花牛酸奶又少了,一袋少了8克,还卖1元一袋,这不是变相涨价吗?”随后,商报记者致电花花牛方面证实,花花牛袋装酸奶确实已经进行了“瘦身”,是在10月底进行的。

    这位负责人说,原因是奶源紧张和白砂糖等原料价格的上涨,公司才改变了袋装酸奶的含量。

    而这样的变相涨价已不是第一次,2005年,花花牛袋装酸奶就做了一次“减肥”——每袋含量227克的酸奶变成了208克,售价却没变。

    “他们说奶源紧张,又说原材料价格上涨,然后他们说涨价就涨价了,为什么我们要求了几年,原奶的收购价就是不涨呢?”奶农们相当气愤。

    涨价的不止是花花牛,近期,伊利和蒙牛的纯牛奶价格也有一定涨幅,比如一斤装的纯牛奶每箱涨了6元,原因也是奶源紧张。

    【剖析】

    奶农没有定价权和话语权

    原奶收购价7年来不涨反跌,奶农们不堪其苦,为何却不提出涨价呢?

    而现实是,目前各个奶企均告奶源紧张,这于奶农而言,显然是一个利好。

    据介绍,蒙牛乳业(焦作)公司的产能是700吨,但焦作及其附近区域的养殖小区3万多头奶牛的供奶量也仅100多吨,这使得蒙牛方面不得不把牛奶的收购范围扩大到了山西、河北等地。而伊利集团已决定在平顶山市投建一座万头奶牛场,来应对奶源不足问题。

    吴祖兴说,“奶源紧张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确实是造成这轮牛奶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如此,按市场“物以稀为贵”的朴素道理,这些奶农完全可以把鲜奶卖给蒙牛、伊利或者其他奶企,以实现赚钱的目的。

    但现实却是,目前的养殖小区,都签订有供奶合约,奶农没有随意处置权。

    “蒙牛、伊利也受困奶源不足,他们为何不来郑州收奶?这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他们在郑州本地没有加工厂,存在着一个运输半径问题;其二,奶企越强势、奶源越集中,各个奶企就有可能订立攻守同盟,谁也不抢占谁的地盘,以便更好地控制奶源。不互抢地盘,这也是业界的一个‘潜规则’。”任新平说。

    “说到底,奶农还是弱势群体,他们没有话语权。”吴祖兴说。

    【声音】

    奶企奶农均垄断或可改变现状?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局面,一边是奶农因为原奶收购价7年未涨纷纷把奶牛送到屠宰场,一边是奶企方面调高了奶制品售价。

    “这说明,我们的奶农并没有得到实际利益,现有体系是有问题的。”吴祖兴说,“这个局面必须得改变,我们也正在思考这个问题。”

    那么,眼下“这一有问题”的体系,将如何破解呢?就此,吴祖兴表示“堵塞了就必须得打通,得从建立机制入手。”

    “前段时间,我们已和花花牛、三色鸽等公司进行了沟通,但还没有结果。目前还在想办法。这也是我们协会的责任和义务。”吴祖兴说。

    而在任新平看来,奶价卖不上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政府干预更不行,因为如果政府干预把奶价提上来,企业就会名正言顺地提价,这个市场就会乱起来。”

    “在我看来,既然企业是处于垄断地位,那么奶农这边也得形成垄断,最终出现双边垄断的格局,这样,奶农才有控制定价的权利,你不涨价我就不卖给你,而是谁出价高卖给谁。”任新平说。

    而眼下把这些奶农组织起来,成立协会,已成为当务之急,“这是协会、也是政府的责任。”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