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发布 优化乳业布局

2008/6/10 13:45: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为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促进乳制品工业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乳制品工业,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了《乳制品加工业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是建国以来中国发布的第一部系统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内容主要包括政策目标、产业布局、行业准入、奶源供应、技术与装备、投资融资、产品结构、质量安全、组织结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乳品消费及其它等12个部分,共67条,是今后一个时期规范乳制品工业行业准入、产业布局、市场秩序和投资行为的重要依据。

    牛乳被誉为营养价值最接近于完善的食物。发展乳制品工业,有利于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丰富城乡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对于带动畜牧业和食品机械、包装、现代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几年以来,中国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工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奶类产量、乳制品产量成倍增长,乳制品消费稳步提高,成为世界第三大牛奶生产国。2006年,全国奶牛数量达到1402万头,比2000年增长了1.8倍;奶类总产量3302.4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2.6倍,平均每年净增435.9万吨。规模以上乳制品加工企业717家;产品销售收入1061.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4.5倍,占全国食品制造业的23.5%,成为食品制造业中销售收入最高的行业。

    但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如重复建设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严重过剩,市场竞争失序;企业与奶农关系不协调,行业整体效益下降,亏损面增加等等,影响了中国乳制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中国乳制品工业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为防止乳制品企业盲目扩张和资源浪费,促进奶畜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的协调发展,有必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制订《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提出乳制品工业今后发展的主要目标、行业准入、产业布局和政策措施等,为有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及相关单位提供产业发展导向。  

    《产业政策》要求,乳制品工业布局应充分发挥奶业传统优势地区的资源,调整优化东北、华北、西北重点产区的布局,加快淘汰布局不合理、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产能;南方地区根据奶源发展情况和分布,合理布局乳制品加工企业;大城市郊区奶业要加快乳制品工业的现代化步伐。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乳制品工业新格局。

    《产业政策》制定了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以规范乳制品行业的投资行为。一是项目建设必须达到合理的起始规模,且由投资主管部门核准;二是进入乳制品工业的出资人必须具有稳定的奶源基地,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三是新建乳制品加工项目须严格执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并与周围已有乳制品加工企业保持合理距离;四是企业节能减排要达到规定的指标等。

    《产业政策》鼓励奶源生产基地优化奶牛养殖模式,发展奶牛适度规模养殖和标准化体系建设,提高奶牛养殖现代化水平,构建优质高效、布局合理、安全环保的奶源供应体系。同时从促进乳制品工业科技进步、提高质量水平,确保食品安全等方面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产业政策》指出,支持国内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以上,具有先进水平、跨地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乳制品企业集团,在确保奶源全部消化的基础上淘汰规模小、技术落后、质量差、资源消耗高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减少日加工原料乳能力在20吨以下液体乳及乳粉小企业数量。

    《产业政策》的发布,将对解决中国乳制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整合加工资源,提升产业水平,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规范投资行为和市场秩序,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乳制品工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