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饮食资讯 > 正文

杨晓光:2008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全面解读

2008/6/16 19:03:32 来源:新浪网

  杨晓光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营养协会副理事长,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微量元素营养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93年在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完成博士后课程,1995、1997年先后两次在美国Vanderbilt大学国际著名学者Burk教授实验室进行硒蛋白的多项研究工作。近年主要参加"八五攻关"课题硒与克山病的研究工作,建立了溴化氢─荧光法检测粮食、血样中硒蛋氨酸含量的方法。这些研究均为本领域的国际前沿性课题。他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方面,开创了新的领域,特别是将在国外进行的前沿性科研课题带回国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并取得了创新性结果。1998年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一项。

  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早上好!

  很高兴利用中华医学会健康大讲堂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我们都知道,营养是健康的基础,我们国家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是面临了双重的挑战,尽管我们都知道,近年来随着我们食物的改善,营养不良是明显下降,但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营养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儿童。同时由于食物结构的改变,我们在城市和富裕农村里面已经和营养相关的疾病,比如说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明显增加,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这是去年卫生部公布的城市死因排序以及构成,可以看到第一位是肿瘤,第二位是脑血管疾病,第三位是心血管疾病,有的专家认为心血管疾病是脑血管、心血管放在一起,心脑血管疾病是第一位的。在农村,死因第一位是肿瘤,第二位是脑血管,第三位是呼吸系统,第四位是心脏病。按照2005年中国心血管报告里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来讲,最主要的是高血压、吸烟、饮酒、缺乏体力活动、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肥胖、高胆固醇、糖尿病,这些很多都是和生活方面密切相关,特别和膳食有密切的关系。最近我国一次营养和健康调查2002年的,这一栏是患病率,这是患病情况,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这是按照我国人口如果不变,我们患病率不变,来推算2012年患病率的情况,这是目前我们患病的人数,这是2012年预计患病的人数,实际上我们的人口基数在增加,我们的生活方式在继续的改变。也就是说,我们的危险因素是在增加,而不是在下降,估计应该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按照这个保守估计,我们超重人口在2012年将近3个亿,肥胖人口是1.3亿,高血压人口是2.1亿,血脂异常的人口是2.1亿,糖尿病至少是4千万。可以看出来,这些疾病是对我们人口的健康和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甚至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以肥胖为例,肥胖虽然不是传染病,但其流行的程度和快速增加以及它的健康后果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危害健康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这是一个计划图,是一些卡通的搞笑图,这是远古、近古,这是现代的,有的人把这块画成像猪的形式,认为我们的进化可能会形成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是远古人的生活方式,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总的来说,很多专家的共同理念就是肥胖的流行是人类古老的基因与现代生活方式的不协调,也就是说,很多遗传学家认为近5万年来我们的遗传基因没有什么改变,但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包括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在几十年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比如说饥饿问题,当然在个别的情况下还是存在,但总体来说,我们长期和饥饿做斗争的这种情况已经不是普遍的现象,那么我们过去所谓的节约基因,就是人类一直是在和饥饿做斗争,我们很多基因都是如何充分的利用能量,保存体力,以利于人类的繁衍,所以这些基因我们都叫做节约基因。那么在人类的计划过程中,会有节约基因的人类就很好的保存下来了,当食物特别丰富的时候,如果不限制食物的摄入,这些节约基因可能会使我们产生慢性疾病,也就是说和现在的生活方式不协调。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