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三项粮食全国纪录河南农业大学“势如破竹”

2008/11/26 10:11:28 来源:大河报

     “给你说个好消息,小麦、玉米、水稻,全国主要粮食最高产三项新纪录都与农大有关。”这是河南农业大学校长王艳玲见到本报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农大人有底气骄傲!从2004年开始,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技术工程中心主持承担“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以来,他们已多次取得全省、全国和世界超高产纪录。

    2005、2006年连续创造小麦超高产攻关田最高亩产纪录;2007年创造亩产1733.66公斤的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15亩连片超高产攻关田同面积全国最高纪录;2008年,万亩玉米核心区平均亩产831.4公斤,创造了我国夏玉米万亩平均单产的最高纪录。今年9月,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在河南农大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培育下,在商城县又创造了万亩水稻平均亩产695.1公斤的全国高产纪录。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院士评价说:“‘粮丰工程’形成了具有河南区域特色的粮食增产技术体系和超高产攻关研究,为支撑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突破800亿斤、900亿斤和1000亿斤大关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河南粮食产量占全国1/10强,小麦总产占全国1/4强,不仅养活了近1亿河南人,还占全国调出小麦数量的一半。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数据难免过于枯燥,然而,放在全球粮食危机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大背景下,它就会凸现十足分量。能连续破纪录,不仅凸现了农大较强的科研实力,更与农大服务‘三农’的悠久历史传统分不开。”王艳玲说,学校现有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玉米改良(郑州)分中心、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国家烟草(行业)栽培生理生化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等18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中心。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学校先后向河南各县市区派出博士服务团上千人次,师生送科技下乡达到数万人次,这些措施直接将科技与“三农”结合起来,有力地推动了河南农村小康建设。

    面对历史,农大没有满足。农大党委书记程传兴说,通过“三新”大讨论,农大现在正抓紧做两件大事,一是明确办学目标,创建全国一流农业大学。目前在省委、省政府及科技部的支持下,正申办建设“粮食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争取率先在全省高校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二是努力参与粮食核心区建设,争取为国家粮食安全再做新贡献。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