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中美生猪贸易冲突 “利用”还是“被利用”?(4)

2008/12/27 10:23:04 来源:网友


  打压“中猪”意在出口“美猪”

  现在,似乎不难看出,美国为什么要指责中国农产品(15.09,0.01,0.07%),特别是对生猪的补贴了。

  蓝庆新说:“美国也是生猪产品出口大国,现在市场份额很大,美国希望打压中国生猪产品的竞争力,以达到多进口美国生猪产品的目的。”

  蓝庆新说:“其实中国在粮食作物上与美国相比,已经没有什么优势。我们现在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畜类产品上。这些产品尚属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使得中国在世界上还是有一些竞争力的。”

  对于中国政府给农产品,包括猪肉生产企业提供的补贴,蓝庆新表示,这只是中国对其农产品实施的一种保护措施,并没有造成不公平贸易。如果按照WTO公平贸易的原则,确实不应该有补贴。但是,WTO的相关规定也提出,对弱势产业,可以有补贴。农业就是弱势产业,因此,中国可以对农业进行补贴。

  据《大生》记者了解,当年中国在入世时,曾同意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并将国内农产品补贴降至8.5%。

  对此,蓝庆新说,中国承诺的只是“补贴”降至8.5%。目前,今年,国家对大米、面粉的补贴每市斤比去年都提高了0.1元。去年大米、面粉的价格大概是0.8元/斤,现在是0.9元/斤。如果按照这个价格计算,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加在一起,中国最近确实达到了8.5%。美国就是将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加在一起计算的,而中国说的只是直接补贴。

  他补充说,其实,现在世界各国都是这样做,各国对其农产品都提供了补贴。例如,欧盟对牛奶企业也有补贴,虽然,最近欧盟也在逐渐减少补贴,但是还是有补贴。

  蓝庆新说:“其实,这也是通常的做法,在贸易中,按照自己的利益说话,给其他国家挑毛病,以增强自己国家产品的竞争力,达到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的目的。”其实,除了中国之外,澳大利亚、新西兰也是肉类出口大国,但是,这些国家没有猪肉方面的补贴。

  难以预料的较量

  据《大生》记者了解,目前影响中国后期生猪生产长期稳定发展的一些苗头问题已经显现,由于能繁母猪增长过快,明年上半年生猪出栏增加较多,但是在春节消费高峰过后,价格有可能明显下降,将可能引发新一轮市场波动。近期,农业部有关人士也判断,明年猪肉等产品的价格可能会大幅波动。

  中国是一个生猪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中国已成为美国猪肉出口重要的市场。猪肉价格下降,对于美国的猪肉出口商来说,自然意味着无限的商机。

  当然中国的企业也看到了中国的商机,因此,中国的一些大企业也纷纷介入养猪行业。今年上半年,中粮集团斥资在97亿元在湖北开始养猪。

  “所有这些美国也看到了,因此,今后可能会集中力量来抵制这个行业。”蓝庆新说,美方可能会通过反补贴政策、技术壁垒等刁难中国。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