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

2009/2/17 15:12:28 来源:网友
     包括婴幼儿配方奶粉在内,中国奶制品中大多检出了苯甲酸(benzoic acid)。
  研究人员表示,尽管苯甲酸含量尚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推荐值,但其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健康影响值得关注。
  在最新(2009年2月)出版的国际期刊《食品管理》(Food Control)上,广州市食品工业卫生检测所戚平等研究人员对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含量进行了分析。
  苯甲酸是食品工业中常见的一种防腐保鲜剂,但乳制品中不允许添加。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对包括婴幼儿在内的一些特殊人群而言,长期摄入苯甲酸也可能带来哮喘、荨麻疹、代谢性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间,研究人员从广州商店和超市购买了142份乳制品,其中包括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
  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这142份乳制品样本中,有109份检出了苯甲酸,其含量从0.51毫克/千克到110毫克/千克不等。
  其中,情况最好的是巴氏消毒奶,24份产品仅有11份检出苯甲酸。而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出率,分别高达87.1%和85.7%。
  研究人员认为,这或许是因为巴氏消毒奶在低温下储存,且储存时间短,不利于苯甲酸的出现。
  戚平告诉《财经》记者,他们检测的所有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都不高,“说明不是厂家人为添加的”。
  他推测说,乳制品中苯甲酸的来源可能与环境因素、生产过程等有关。例如,汽油不完全燃烧等环境污染,最终也会在自然环境中形成苯甲酸;奶牛养殖中饲料和兽药的滥用,也可能带来苯甲酸。
  此前,国外也有研究在液态奶中检测出苯甲酸。与之相比,中国液态奶的苯甲酸水平要高一些。
  戚平强调,根据他们检测的情况,中国乳制品的苯甲酸不会对公众健康产生影响。即使是食用苯甲酸含量最高的那种婴幼儿配方奶粉(88毫克/千克),也不会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日允许摄入量(5毫克/每千克体重)。
  不过,他同时指出,苯甲酸对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长期健康影响值得关注。
  根据农业部2007年底发布的推荐标准《绿色食品 乳制品》,苯甲酸含量不超过30毫克/千克的乳制品,才可称为绿色食品。而此次抽样分析发现,婴幼儿奶粉的平均苯甲酸含量达到了36毫克/千克,普通奶粉更是达到了49毫克/千克。
  戚平及其同事在论文中建议,奶牛养殖户和乳制品厂家应该在饲养、生产和储存等环节尽力避免苯甲酸的出现。例如,确保饲料的质量,以减少奶牛对苯甲酸的摄入;增加对苯甲酸含量的监控;寻找影响乳制品中苯甲酸含量的因素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