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吃冷鲜肉不能成了长久之计

2009/3/24 11:11:04 来源:信息时报

  关于如何对付瘦肉精,有关部门找到了个对策——广东省计划在5年内将逐步实现直接从屠宰场配送冷鲜肉给零售市场,令养殖场、屠宰场和零售市场直接对接,取消猪肉供应链的其他中间环节。据本埠媒体报道,这一计划引发了广州市民对“新鲜肉将难上餐桌”的讨论。据了解,赞成和反对的声音同样强烈。

  的确,环节减少了,责任明确了,监管容易了,猪肉大约也应该放心一些了。然而生活的本质就是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解决问题中去的过程。在貌似成功地解决了吃不吃猪肉的问题后,却马上又面临着吃不吃冷鲜肉这样严峻的问题。有关部门指出,养殖场生猪被宰杀后,为杀灭有害细菌,必须要急冻四小时,再由屠宰场的冷冻车送往市场。这样还可以有效防止私宰现象的发生,“因为正规屠宰场只销售冷鲜肉。要混入私宰肉,违法分子必须花巨资建立冷库,成本太高”。这样的做法固然令人对猪肉的品质稍稍放心,但也意味着新鲜猪肉将远离餐桌。

  尽管问题严重,但总有办法去解决。解决之道无非就是从权: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继续冒着健康乃至生命的危险食用新鲜肉呢?还是本着对健康与生命负责的原则,牺牲味蕾的享受,审慎地食用冷鲜肉?我个人基本上会选择后者,吃肉是件私人的事,但健康却不仅关乎个人的快乐,更关乎到整个家庭的幸福。个人的快乐、家庭的幸福与吃新鲜肉的快感相比而言,似乎还是抛弃后者比较明智。冷鲜肉,口感虽然稍逊一些,但毕竟也是肉。

  据说,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付出了而没有得到。现在我担心的是,这种痛苦会落到我们这些小市民头上:在牺牲了吃新鲜肉的快感之后,却有可能继续承担瘦肉精或其他有害物品的风险。这种担心并不是多余。十个部门,都管不好一根香肠。新鲜肉改成冷鲜肉,就能管住瘦肉精?令人心中存疑。

  其实,食品的监管,最重要的是有关部门的责任心。故此,在有保留地接受吃冷鲜肉的同时,我们吁请有关部门增强监管的责任心。如斯,食品安全不在话下,新鲜肉说不定也能重回我们的餐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