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不少食品“名不副实”

2009/5/22 11:00:35 来源:中国网

 本报讯(记者许晖吕诚)家住仓山区的杨小姐在超市买了一罐福建省台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顶顶牌桂圆八宝粥,但当她仔细阅读了八宝粥的配料表后却发现,粥里根本不含有桂圆成分。

  接到杨小姐的投诉后,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厂家,公司销售管理部工作人员表示,虽然配料表里没有注明桂圆成分,但是八宝粥里已经加入了由桂圆熬制出来的桂圆膏,至于为什么不在配料表中标示桂圆膏这一成分,对方没有正面回答。

  记者走访福州多家超市发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食品包装上虽然印有诸如“桂圆、莲子”等引人注目的字眼儿,但配料中却难觅其成分。如某超市卖的华美牌曲奇饼干,配料里只显示加入了椰子味香精;大部分包装上画着各种水果的果珍饮料,配料表里没有任何水果成分;宣称是“鲍鱼酥”的一款小点心,配料表里看不到“鲍鱼”两个字……更有许多排在配料表靠后位置,只占一点点比例的成分,却被商家“提炼”为醒目的食品名称。

  省中心检验所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研究员余清表示,用配料里不含有的成分作为产品名称肯定是不允许的。而食品配料表里配料的排列顺序也不能随意,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各种配料必须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

  个别商家为食品命名时采取避重就轻的做法显然欠规范,很容易引起消费者误解,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消费。

  余清提醒,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千万不要被食品响亮的名字所蒙蔽,最好看清楚配料表里的成分,再进行购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