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桂林老牌泡打粉遭遇“洗衣粉”风波

2009/6/5 16:56:48 来源:南国早报

    正常添加剂被甘肃一机构误检成“洗衣粉成分”,广西有关部门紧急采取措施帮助企业讨回清白

    今年四五月间,桂林“剑石”牌泡打粉在甘肃兰州遭遇了一场离奇的风波:泡打粉所含的正常成分糖精钠,被当地一家检测机构误检为“洗衣粉成分”。泡打粉成了洗衣粉,这还了得?当地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应对,当地媒体恶评铺天盖地。为此,广西有关部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通过负责任的调查,以确凿的证据证明当地检测部门“虚报军情”。一番折腾后,蒙受不白之冤的“洗衣粉”又变回了泡打粉。

    飞来横祸

    桂林泡打粉兰州遇风波

    4月10日傍晚,桂林红星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师林尚鹏刚下班不久,手机突然响起。“兰州工商部门因为质量问题,要封存我们的泡打粉,这里的经销商指名找你。”一名产品销售人员在电话里着急地说。

    销售人员告诉林尚鹏,兰州市工商部门正以“泡打粉涉嫌含有非食用添加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由,查封在兰州销售的桂林泡打粉,而一些使用桂林泡打粉的食品制作商也受到牵连。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作用是溶解油脂、漂白,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长期食用对人体肝脏有损害。当晚,林尚鹏召集公司所有技术人员,对整个生产流程、原材料和销售运输环节进行了全面核查,并做了一系列实验,查找产品中出现“洗衣粉成分反应”的原因。

    4月13日,技术人员发现,泡打粉中添加有千分之三的糖精钠(国标中允许使用的甜味剂),若用常规的“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表现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如出一辙,均呈蓝色。林尚鹏立即与兰州方面联系,欲通报这一信息,但对方表示,检测结果还没出来,需要等待。

    4月30日下午,公司接到兰州经销商通报,兰州市政府已启动应急预案,在全市范围内停售“剑石”牌泡打粉,并查封批号为“2008—12—19”和“2009—02—12”两个批号的产品。

    

    峰回路转

    严格复检查无洗衣粉成分

    一时间,占据兰州市场半壁江山的桂林泡打粉突然销声匿迹,并在当地成了“过街老鼠”。

    此消息曾让公司董事长诸令文头脑一片空白。不过,他立即向桂林市政府汇报情况,寻求支持,并再次将兰州发回的样品送到质检部门检验。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