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桂林老牌泡打粉遭遇“洗衣粉”风波(2)

2009/6/5 16:57:01 来源:南国早报

   桂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当即找来相关领域专家,对样品进行严格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未检出。”专家表示,甘肃方的检测结果应该受了糖精钠的干扰,造成误检。

    桂林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高级工程师石相莉认为,兰州方使用的检测方法不属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范畴,无法作出正确结论,“要得到准确结果,应该采取能排除糖精钠干扰的‘高效液相色谱法’”。

    5月5日,由石相莉、林尚鹏等四人组成应急协调小组,携带检测报告和结果,奔赴兰州协调处理此事。就在出发前,自治区卫生、质检等部门的联合调查组,来到了红星化工的生产车间。原来,他们是受甘肃方委托,对企业所有的财务报表、生产过程、仓储和运输等环节进行清查,调查组随机抽取了37份样品,并就地封存了所有库存产品。

    5月6日,应急小组与兰州市相关部门进行交流,通报了情况。应急小组中的质检部门专家出具了相关资料、证据后,原检测部门——甘肃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终于同意,对扣留的产品进行重新抽样复检。

    5月8日,严格的复检开始,不仅桂林市质检部门专家在场,甘肃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还请来了兰州大学的专家、教授。当晚8时,复检结果出炉:样品中未检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专家们还当即出具了检验报告。

    拿到这份足以证明桂林泡打粉清白的报告后,应急小组立即向广西区、桂林市有关部门通报,并协商如何尽快公布这一结果,恢复消费者和经销商的信心。

    再起波澜

    舆论压力大工商要复检

    然而,5月9日清晨,应急小组成员上街吃早餐时,惊讶地发现,兰州大街小巷的报刊亭所售报刊纷纷刊登出了“‘剑石’泡打粉催生‘黑馒头’”的报道。原来,甘肃主要媒体均刊发了产品复检结论前的结果,报道内容直指桂林“剑石”牌泡打粉中违法添加了洗衣粉成分。

    应急小组回到宾馆一上网,“剑石”牌泡打粉含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有害物质的报道铺天盖地,其中一篇报道中这样描述:“兰州市工商局随即向省工商局报告了这一情况,省工商局在调查核实后,立即向国家工商总局汇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