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饮食资讯 > 正文

几种常见的补钙误区

2009/7/30 10:47:10 来源:平安健康网

  随着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的关注程度也是水涨船高,合理营养的重要性日趋显著。由于专家权威和各个传媒对我国居民普遍缺钙这一情况的肯定和报道,使得现在的人们特别注重补钙。这本是一件促进全民健康的好事,但是,由于人们对补钙知识的一知半解,结果往往不知不觉就走入了补钙的误区。

  误区一:补钙越多越好

  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中提出:成人对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每天2000mg,这个摄入量并不是建议的标准摄入量。一般而言,成人的推荐摄入量为每天800mg,一般从膳食中摄入钙至少500mg。摄入的钙越接近可耐受最高摄入量,危害健康的风险就越大。摄入过多的钙,可能会干扰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吸收和利用。换句话说,营养素的摄入并不是越多越好,缺乏对健康不利,而过量也可能对健康有害。一般而言,通过日常的均衡膳食和适当地增加奶制品的摄入,就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体对于钙的需求了。所以说,补钙并非越多越好。

  误区二:轻信广告中某些夸大其词的说法

  某些厂商为了增加产品销量、扩大知名度,在广告中加入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言语和数据。专家称:正常情况下,钙剂对于人体的吸收率大致在30%左右。这显然与某些商业广告中所宣传的吸收率高达90%有很大出入。还有一些厂家把在动物身上获得的实验结果写在产品说明书中。对待这些,需要消费者有正确、客观的判断力,对待产品不能跟风、盲从,平时有意识地多积累一些医学常识是非常必要的。

  误区三:青年人不需要补钙

  很多年轻人,自认为身体很棒,什么也不缺,更不要说去补钙了。事实上,按照人体生长规律,人体骨密度的最高峰值是在30~35岁,此时骨头中的含钙量最高。在这之前,人们可以通过多摄入钙质,让体内积累下较多的钙。在35岁以后,人体骨钙每年以0.8%的速度丢失,这个峰值越高,补钙越充足,骨钙丢失的速度就越缓慢,出现骨质疏松的年龄就越推后。中国营养学会的建议是:成人平均每日所需钙量为800mg。

  所以,赶早补钙,增加钙的储蓄,提高骨量峰值,是预防中老年缺钙病特别是骨质疏松的最好办法,千万别错过青年补钙的大好时光。而且,充足的钙可以使机体保持弱碱性,青年人不易疲劳,精力旺盛。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