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果脯烤鸭撑门面 京味儿年礼总是老模样儿

2010/1/18 14:16:43 来源:网友

 “这堆儿40元一斤,那堆儿38元一斤……”昨天,西单华威商场果脯柜台前,人头攒动,售货员忙得四脚朝天。一旁的真空烤鸭摊位前,也是人多得挤不动。

  这一轮果脯和真空包装烤鸭的热销,与在京大学生和来京务工人员陆续开始返乡,扎堆儿选购礼品有关。只是,年年选购果脯和烤鸭多少也有些无奈,其实大伙儿都盼着京味儿年礼能有所创新。

  果脯半送半卖到工地

  “俺来10斤,分20个袋子装行吗?”在西单华威商场果脯柜台前,背着大包小包的老许掰着手指头算计需要多少份礼物回去才够分。来京打工11年,每年不变的年礼就是这果脯。“据说,这以前是宫里皇上吃的零食,带回家很有面子!”

  售货员告诉记者,平时,果脯卖得并不好,一年到头也就在春节前大量外地人返乡时卖得动。但几年前由于很多劣质杂牌产品涌进市场,消费者一度不再信任北京果脯。现在,北京果脯只剩下红螺等几个屈指可数的品牌。

  “俺们都选好牌子的,便宜的尽是糖精,吃了腻嗓子。”老许说,他一直都选果脯做礼品在春节返乡时带回家,是因为果脯相对便宜、实惠,又能作为“到过北京的象征”。

  如今的果脯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由于按照传统工艺生产成本高,北京的果脯厂竞争不过周边省市的小作坊,北京果脯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北京的果脯厂甚至把产品直接半送半卖送到工地。

  真空烤鸭中看不中吃

  由于包装的改进适宜长途携带,因此,离京旅客几乎人手一只烤鸭。北京站前某商店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真空包装的烤鸭都不够卖的,每天列车集中发车前两三个小时是销售最火爆的时段,名牌烤鸭几乎是上架就被抢光。

  买的人不少,抱怨的更多。在王府井,正在购买烤鸭的吉林籍大学生靳伟边挑边向售货员咨询加热、烹调的技巧。“新鲜出炉的烤鸭很好吃,但真空包装的可就没那么棒了。”小靳说,去年他带回家两只真空包装烤鸭,头一只是上屉蒸的,吃起来发腥,扔了半只;第二只改用微波炉加热,口感还是找不着在北京吃烤鸭的感觉。

  “我们也没啥好办法,所以路途近的都来我们这儿买现烤的鸭子。”全聚德烤鸭店外卖窗口前,排队的人也不少。营业员表示,真空包装的烤鸭想保持原味儿,确实挺难的。

  景泰蓝做工糙二锅头不好带

  “我去外地串亲戚时带的是二锅头。”市民李女士在去外地亲戚家过春节时,对方指定要北京的二锅头。可记者向一些烟酒经销商咨询,得到的答复是这种以北京产二锅头酒为年礼的群体数量并不多。“主要是携带不便,火车上比较挤容易碎,乘飞机托运也不保险。”北京西站附近某商场负责人说,他店里的二锅头的销量没有明显上升。

  景泰蓝也是北京名产,但记者发现外地人选择景泰蓝做年礼的少之又少。“我们这儿是旅游旺季卖得好,而且顾客多是老外。”在大栅栏,正在调整货架的百货店老板吴女士直言,由于现在景泰蓝产品工艺大不如前,国内旅客买得越来越少。在大栅栏三个商场盯守一上午,记者发现只有几名学生模样的人来买景泰蓝工艺品。“带回家送给老妈,但这个挺粗糙的。”在北京师范大学上学的小李担心,妈妈是否会喜欢这份礼物。

  京味儿年礼期待创新

  “现在北京啥都讲创新,连盖楼都各式各样的,这能带回家的礼品却十几年都没变样。”老许说,虽然亲朋好友都表示喜欢,但还是觉得缺乏新变化。老家在河南的小刘则表示,北京的年礼应当时常更新,并与发生在北京的大事儿联系起来。例如,2008年奥运年,包括福娃在内的各式奥运纪念品热销,2009年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商家应该大力推广各种证章作为纪念品。

  市民郭先生向记者出示了从伦敦带回来的一个双层大巴糖缸和一个红色电话亭存钱罐,让人一看就能想起它代表的城市。他认为,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应当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发一批价格不高、有现代感、能代表北京形象的纪念品,作为北京名片,展示北京形象。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