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三聚氰胺卷土重来: 顶风作案,亦是姑息养奸

2010/2/2 15:23: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办公室1月30日要求,全面彻查食品安全隐患,彻查并坚决销毁2008年问题奶粉。据悉,仍有个别企业和个人置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于不顾,利欲熏心、顶风作案。2009年以来,一些地方查处了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性质非常恶劣。(2月1日新华网)

  “三鹿”之后,三聚氰胺奶粉不但没有彻底“退出江湖”,反而以一连串案件的形式卷土重来,如此严重恶劣的事实,指责当事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顶风作案”当然并不过分。不过,回过头冷静仔细地品味这件事,又会发现:“这些案件都是使用了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这实际上也就是说,在2008年那场看似声势浩大的“三鹿事件”中,三聚氰胺问题奶粉其实并没有被彻底、干净地销毁,没有做到“除恶务尽”。而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当初,“彻查并销毁问题奶粉”也曾是有关部门明确要求的工作任务之一。而在“彻查”两年之后,不得不针对同一对象再度启动另一次新的“彻查”,那只能证明,此前的彻查并不“彻”——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卷土重来,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是“姑息养奸”的结果。

  以此再全面审视整个三聚氰胺事件,当初曾被姑息、“放过一马”的岂止是一个“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众所周知,当初围绕三聚氰胺问题奶粉的追责,虽然一度也是轰轰烈烈,但难以回避的一个事实又是:尽管三聚氰胺事件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有目共睹,而且众多相关政府部门、官员的玩忽职守、渎职性质也显而易见,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一名政府官员被追究刑事责任。真正被追究的顶多也就是一些“辞职”、“免职”、“记过”之类的行政责任。甚至,就连这样的行政责任追究,也显得不那么严肃、动真格的。这正如此前媒体披露的,多名因三聚氰胺事件被处分的官员,很快就调职异地复出甚至是高升了。

  一面是被问责官员的复出,一面是三聚氰胺的卷土重来,两种鲜明对比的“重”和“复”,其中难道没有某种微妙乃至必然的联系吗?人们难免会问:当初如果针对三聚氰胺事件的追查是真正彻底、到位的,即便个别企业和个人“利欲熏心、顶风作案”,三聚氰胺是否还能这么迅速、大面积且肆无忌惮地卷土重来呢?张贵峰(湖北 职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