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转基因大米:想说爱你不容易(3)

2010/2/2 16:32:27 来源:新华网

  此次颁布证书的两种转基因水稻,即属于这8个转基因水稻之列,至少涉及了11项国外专利。

  “这些涉及国外专利的转基因技术用于科研没问题,一旦商业化就会被索要高昂专利费,这就对我国的粮食主权埋下了‘定时炸弹’。”方立峰说。

  审批者是哪些人?

  对于诸多质疑,农业部对外的回复非常简短:证书发放是“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等5个阶段的多年安全评价,依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下称‘转委会’)评价结果”做出的决定。

  农业部答复引起社会更多质疑,尤其是转委会成员始终处于神秘状态。方立峰曾多次通过邮件、电话、登门等各种方式,希望主管部门把转委会专家的名单公布于众,但都无果而终。

  “为何不公开这些专家名单呢?一个涉及民生的重大工程,公众至少应该有知情权吧?”方立峰有些无奈地说。

  本报就此事发函对农业部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应。

  据郑风田透露,转委会里三分之二是转基因科学家。“里面的很多人是正在申请专利或申请通过者,环保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成员非常少,这其中包含的利益是更让人担心的问题。”

  记者观察:转基因,一场新的鸦片战争

  美国学者说,中国需要保护自己的粮食安全,免遭美国转基因的侵害

  在关于转基因水稻的采访中,专家们的忧心忡忡让人记忆深刻,很多人都提到了阿根廷的例子。

  阿根廷的农业是如何被孟山都控制的?《粮食危机》的作者、美国经济学家威廉·恩道尔做过详细阐述: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偿还外债,阿根廷决定实行粮食生产的基因作物工业化种植,实现高产多卖。在这之前,阿根廷农业自给自足,还能产生大量的剩余。

  1996年,全球最大的转基因种子和除草剂供应商——美国孟山都公司在阿根廷现身。2002年,孟山都转基因大豆占据了阿根廷大豆种植面积的99%。此后,孟山都开始收取种子的专利费。

  转基因大豆的机器播种方式,使得害虫和杂草泛滥。为了除掉杂草,农民不得不使用孟山都的除草剂“抗农达”。

  “‘抗农达’不仅杀死了阿根廷的庄稼,还伤害了牲畜,造成动植物畸形。长期接触那些农药,人也频繁出现恶心、腹泻、呕吐,造成皮肤伤害。”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说。

  阿根廷的这种改造使得大规模的森林为大豆田让路,传统的作物为大豆让路,机器替代人工,农民一贫如洗,不得不逃到大城市中的贫民窟。

  与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一同上升的是阿根廷的贫困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的人口比例,在1970年仅为5%,1998年变为30%,到2002年增至51%。

  “我更倾向于把转基因工程的推进比作新一轮的鸦片战争。”恩道尔说。

  在美国政治家眼中,粮食不仅是一种商品,还是一种战略物资,一种政治手段。

  前纽约州州长纳尔逊·洛克菲勒的机要秘书、联合国粮食计划署前执行干事凯瑟琳·贝尔蒂妮曾说:“掌握了转基因技术就可以掌握对很多东西的控制权,尤其是粮食和人。粮食就是权力!我们用粮食来改变人们的行为。”

  去年11月,恩道尔接受采访谈及美国对华全方位主导战略时说,中国需要从更广泛的方面来看待中国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粮食安全。非常重要的一点,中国需要保护自己的粮食安全,免遭美国转基因的侵害。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