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转基因食品“夜宴” 张启发带头下筷

2010/2/9 13:22:45 来源:长江商报

  本报讯(记者 张瑜琨 实习生 李盼 汪喆 通讯员 范敬群)昨晚,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带领的转基因稻米研究团队20余人齐聚华中农业大学国际交流中心,参加了一场转基因食品“夜宴”,这场“夜宴”上的食品多为转基因作物烹制而成,主力军则是他们多年的研究成果——转基因大米。

  在餐桌上,最受欢迎的就是转基因大米做成的各种米制品:让人垂涎欲滴的宝塔酱油炒饭,一端上桌子就被“哄抢”;炸酱春卷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去,在自动旋转的餐桌上连一圈都没转完,就已被瓜分完毕;三杯两盏之后,养胃的粥自然成为了大家的最爱,冒着热气的红薯稀饭香味十分浓郁,刚被端上来,张启发院士就抢先盛了满满一碗;“原汁原味”的转基因大米饭一端上来,大家都争着尝鲜,品味可口的白米饭。

  国家一级名厨、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主厨蔡波说:“这个米有糯性,所以我用它来代替糯米做豆皮。转基因大米与普通的东北大米相比,在口感、色泽、香味上毫不逊色。”当被问能不能买点转基因大米时,实验室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家有关法规,这是不能买卖的,因为还不是商品,“所以,普通老百姓还无缘品尝这样优质的大米。

  被端上餐桌的,还有各种转基因食品,如转基因土豆,转基因木瓜,转基因花生等。据介绍,现在市场上的木瓜全都是转基因品种。而市场上的大豆,也有很多都是转基因品种。

  中科院院士张启发:

  转基因大米比标准饮用水还安全

  自张启发院士领导的转基因研究小组获农业部颁发的中国首张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以来,抗虫转基因水稻的食用安全一直备受争议。虽然1月6日张启发院士对外作出解释“成人每天吃500克转基因稻米,连吃657年也不会有问题”,但是网上对于转基因稻米的食用安全的争议丝毫未减。

  昨晚,张启发院士再次强调:“转基因稻米的食用安全程度高于国家安全饮用水的标准!”他说,得出这一结论是经过较长时间的研究,查阅了很多标准性文件得来的。

  张启发院士介绍,国家标准规定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为每克水中不高于1微克。成人每天亚硝酸盐积累量在1.5毫克左右,而成人每天食用转基因大米500克,大米中含有的抗虫毒蛋白物质积累量不会超过1.25毫克。

  ◇记者观察转基因工程“一场新的鸦片战争”

  “连虫子都不敢吃,人怎么能吃?”这是近日网上流传的网友们针对张启发院士领导研制的转基因稻米的安全问题做出的评论。网友们认为,转基因水稻引入抗虫基因,使得水稻能分泌一种抗虫毒蛋白物质,虫子食用后会被毒死。因此,对于没有吃过转基因稻米的民众来说,其安全问题没办法信任。

  此外,网上盛传转基因稻米涉及的技术专利都属于国外,一旦转基因稻米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中国将向国外交付大量的专利费用。因此,网友们对于转基因稻米能否顺利投入生产也是满腹疑虑。

  张启发认为,网上的说法属谣传,技术专利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研发技术是共通的,如果国外的研制技术没有在中国申请专利,那么我们使用是不需要交付专利费用的,民众可以不用担心技术专利方面的问题。

  “我更倾向于把转基因工程的推进比作一场新的鸦片战争。”旅德美籍学恩道尔曾这样说过,在美国政治家眼中,粮食不仅是一种商品,还是一种战略物资,一种政治手段,“当前全球媒体更多聚焦于金融危机,但粮食危机才是缺粮国家真正要应对的更大的政治风险,“美国对转基因农作物的操纵,隐含的真正目的实际上是企图控制全球粮食,而不是为了让人类获得更好更多的粮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