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莲花味精控制权扑朔迷离 盈利存蹊跷“黑洞”(5)

2010/2/28 8:33:4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4. 蹊跷的盈利“黑洞”

  2009年12月29日,针对网上传言称莲花味精2009年每股收益能达到0.7元以上,莲花味精发布公告,由于公司实行的是销售预付款制度,目前公司味精预付款价格每吨1万元左右的订单尚未执行完毕,味精价格上涨对公司盈利能力影响不大;由于公司自产麸酸的主要原料玉米供应紧张,难以采购,对公司自产麸酸能力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公司外购麸酸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另外公司由于原辅材料供应形势逐渐紧张,9月-11月份味精产量分别为1.8万吨、1.7万吨、1.6万吨左右(以上数据均未经审计)。根据公司目前的实际情况,公司预计2009年度盈利能力同比不会有较大变化。

  然而,自2007年起,国内对中小型味精生产厂家进行行业整合,2008年行业整合开始初见成效,而到了2009年,整个味精行业则迎来了近年罕见的业绩增长黄金期。

  2009年1-6月,在香港上市的山东阜丰集团(HK.546)由于味精价格高企,味精销售收入和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了203.1%及175.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3123%,实现净利 3.53亿元人民币。

  而味精产能号称30万的莲花味精,2009年中期11.4亿元的营业收入却只实现净利855.7万元。莲花味精的营业收入相当于山东阜丰集团18.7亿的60%,但所实现的净利润却只相当于山东阜丰集团的2%。

  同期,借壳五洲明珠上市的梅花味精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9.7亿元,净利3.01亿元,莲花味精的销售净利率只有0.75%,而梅花味精的销售净利率却高达15.3%。

  中国发酵工业协会的行业数据显示,莲花味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2.7亿元,销售产品12.7亿吨,产品平均售价为1.01万元/吨,而山东阜丰集团味精平均售价却只有7082元/吨,梅花味精平均售价约6810元/吨。

  为什么莲花味精在较高的产品售价下所实现的销售净率却仅仅不足山东阜丰集团和梅花味精集团盈利能力的十分之一呢?

  莲花味精2009年中报披露的信息显示,公司复合肥主营业收入达9143万元,主营业务利润却仅有1.31%,而同期梅花味精集团实现复合肥销售收入为1.85亿元,主营业务利润率则高达46%。

  为什么莲花味精的销售利润率和同行的公司相比相差如此悬殊呢?

  调查发现,大量关联交易的存在可能为莲花味精毛利明显低于行业可比公司的重要原因。

  2008年,莲花味精河南莲花天安食业采购味精2.19亿元,占当年公司味精营业成本比例高达19.85%;2009年1-6月,莲花味精向河南莲花天安食业采购味精1.44亿元,占同期味精营业成本的比重为19.20%。

  莲花味精在向关联公司采购味精的同时,还向关联方销售味精。

  2008年,莲花味精向天安食业销售味精6160.9万元,2009年中期,向天安食业销售味精7509万元。

  此外,莲花味精还有一部分味精通过旗下的莲花天安食贸公司销售,但具体金额莲花味精并没有披露,仅从莲花味精为其提供的巨额资金看,莲花食贸公司代莲花味精销售味精产品数量规模应该较大。

  2007年,莲花味精向莲花食贸公司提供的资金发生额为15.9亿元;2008年莲花味精为其提供的资金发生额为11.8亿元。

  一个注册资本只有240万的参股子公司在报告期内占用上市公司数量如此巨大的资金,只能说明其在为上市公司销售味精和其他产品。

  尽管公司声称关联交易定价基本上与市场价格一致,但最终实现的销售净利率如此之低,只能让人从其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中寻找根源。【朱益民】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