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在餐馆点杀一条活鱼 吃出两个鱼头两条尾巴(2)

2010/4/20 16:38:29 来源:网友

  招数一:“抠芯”

  张勇说,出现这种错误,估计是厨房与前厅服务员沟通出现了差错,例如服务员记错了桌号,或是厨师在装锅时出现了差错。

  张勇说,相比这种情况,更容易出现的是“抠芯”。以一条鱼为例,厨师在加工时截留部分鱼身,这样食客不易发现。

  “抠芯”并不是行业潜规则,因为大部分大型餐馆的厨房管理都很严格,有的甚至安装有摄像头,厨师一般不敢乱来;再则,抠出的材料可利用性并不高,除非餐馆员工自己吃,如果加到下一桌客人的锅里,一旦被细心的食客发现很影响声誉,所以大型餐馆不愿这样做。当然,一些小的、不诚信的餐馆会这样干,甚至老板会对厨师提出这种要求。

  招数二:“以大换小”

  “以大换小也不是常见操作手法。”在江北区观音桥一家烧鸡公店当厨师的李师傅说,所谓以大换小,就是食客称了一只2.5公斤的鸡,餐馆换一只小一点的加工给食客。

  李师傅说,以大换小容易被细心的食客发现,因为现杀活物餐馆的厨房一般相对透明,万一被眼尖的食客发现,餐馆会因小失大;再则,餐馆的厨房一般是流水作业,一人负责杀鸡,一人负责加工,特别是生意好的店,各个工序都比较忙,无暇躲避食客的监视进行调换。另外,现杀活物的餐馆都会请食客现场看秤,如在称鱼时,只要顾客选定了鱼,都是将鱼摔昏或打死后再称重,对于餐馆来说,死去的鱼已经没有多大价值。杀鸡也一样。

  因此,以大换小也不是惯常的操作手法。

  招数三:采用“八两秤”

  接受采访的多位餐饮业人士说,行业中最常见的潜规则是用“八两秤”欺骗消费者。

  他们称,与“抠芯”、“以大换小”等手法比较而言,最简单、最易操作、最易忽悠食客的是用“八两秤”,因为食客到餐馆吃饭是不会带秤的,加之食客一般都是三五成群去吃,如果谁拿出秤去称,可能会被同行的朋友认为斤斤计较。餐馆老板搞懂了食客这一心态,就在秤上做文章。

  业内普遍采用的是“八两秤”,即食客称0.5公斤的鱼,其实只有0.4公斤。“虽然只差0.1公斤,但量一大,老板的盈利不是一个小数。”他们说。

  张勇说,他经常外出吃饭,也晓得行业内的潜规则,但一般不会较真,以免朋友说自己小气。有时,他会私下和餐馆老板面谈,偷偷指出潜规则,有的老板懂得起,会主动打折。“作为普通食客,除非带一个秤在身上,并全程监督厨师加工,否则很难避免不被‘潜’。”张勇说。

  律师说法

  餐馆“抠芯”属欺诈

  重庆华立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艇表示,食客与餐馆形成了一种餐饮服务合同关系。餐馆在宰杀过程中,在去完毛、皮、内脏之后,少掉的分量应在正常范围内。

  陈艇提醒市民,外出就餐,尤其是吃现杀现做的江湖菜时,最好多长个心眼,辛苦一点,全程监督宰杀过程,防止被“抠芯”等。若发现餐馆短斤少两、耍秤的情况,可向质监部门投诉。如果发现餐馆有“抠芯”的行为,应视为经营欺诈,可向工商部门投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