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管食品岂能满足90%合格率

2010/5/17 13:02:49 来源:网易

    国人真是有意思得很,在什么日子就说什么话。5月15日是我国第17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于是乎市民厨房里的盐罐子问题,又被拎出来晒了晒。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日前开展了食用假盐的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食假盐率不到10%。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据此解释为,国家对碘缺乏病防治标准是“居民食用合格碘盐率大于90%”,“近年广州一直都达标了”。

    看起来,有关部门对这样的合格率比较满意,毕竟年年都达标了。如果不较真的话,这也算是一个勉强过得去的现状。但仔细想想,问题就来了。去年,全国碘盐合格率为97.9%、全国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96.4%,广州的达标情况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这样的达标恐怕不足喜。而且,单就这个以假盐调查就得出达标的结论,也显得不严谨。假盐之外,市场上碘盐的合格率是多少?假盐之外的盐,是不是都合格?市民合格碘盐食用率又是多少?这些显然不是排除了假盐之外,就能得出结果的。

    更不靠谱的环节还有,报道称这次调查是抽查了20多户白云区居民,发现只有2户曾买到假盐食用,于是调查结果就昭然若揭了。这样一个关乎碘缺乏病防治并且关涉到智力发育的问题,就这样调查出想让市民放心的达标结论,恐怕有点潦草了。

    换一个角度来看,20多户居民就有2户曾买到假盐,那么足可见买到假盐的概率不小。不能说,90%的市民能买到真盐,有关部门就可以悠然自得了。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哪怕有1%的假冒伪劣,都需要予以清肃的。对假盐来说,不存在几成的合格率,既然是假的,就是100%不合格。

    当然,在全国碘盐合格率和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较高的数字下,广州不可能太低。只是,如此关乎市民健康的市场调查,应该备受重视,不能随便轻易弄个结果出来应付一下“防治碘缺乏病日”。更重要的,若是发现假盐能够顺藤摸瓜一查到底,将假盐驱逐出市场,让市民放心。如果满足于假盐占不到市场的10%,那似乎无异于允许假盐小批量生产和销售。

    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严谨再严谨,事实上老百姓也经不起食品安全事件的折腾了。所以,不但要有定期的全面调查,还要有日常的准确监测,在任何一个方面和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闹出一个缺乏科学性的调查结果是小事,养痈成患危及到市民健康和市场秩序,就是大事了。毕竟,按照卫生部的说法,居民碘缺乏的健康风险还是潜在的。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