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伤心的“被问题”蔬菜:拿什么阻止“毒菜”伤农(2)

2010/6/4 11:22:51 来源:腾讯网

  受市场上的“毒韭菜”影响,山东韭菜销量大幅减少,很多蔬菜经销商和菜农遭受经济损失。不少菜农怕亏本,延缓了收割头茬韭菜的时间。


资料图片:滞销的大白菜

  爱心救一时,信心救一世

  “毒豇豆”、“问题白菜”、“问题韭菜”等事件出现后,大批菜农承受着突如其来的损失,如何拯救“脆弱的蔬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通过社会人士购买“爱心菜”的义举,南宁菜农度过了“问题蔬菜”危机。

  南宁市蒲庙镇今年种植大白菜2200多亩,占南宁市场的1/4。记者日前在蒲庙镇那路村采访时看到,村民们正忙着将大白菜装到四辆大卡车上。一位梁姓卡车司机说,这些白菜都是“爱心菜”,由一些老板出钱收购后运到东兰县等旱灾严重地区,用于支援那里的群众生产生活。在南宁市邕宁区,滞销的大白菜达100多万公斤,政府发出购买“爱心大白菜”的倡议后,南宁一家企业花费30万元购买了其中的50万公斤,运送到遭遇严重旱灾的广西百色、河池等地。

  然而,爱心义举只能救急于一时,根除造成“问题蔬菜”的罪魁祸首,让消费者对蔬菜放心,才是防止“伤心蔬菜”事件重演的不二法门。

  山东省寿光市农业局蔬菜技术指导站站长刘良琪说,“毒韭菜”、“毒豇豆”、“问题白菜”等事件,多为个别散户违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所致,暴露出一家一户传统生产方式的弊端。由于蔬菜易受虫害,不少地方的菜农使用高毒农药来杀虫,这是产生“问题蔬菜”的主要原因。

  山东省寿光市蔬菜种植面积达80万亩,被称为“中国蔬菜之乡”。通过走品牌化道路、高效的检测手段、严格的监控体系,寿光蔬菜的生产销售走出了一条“寿光模式”,对“问题蔬菜”的免疫力显著增强。寿光市洛城街道洛西村村民刘文正今年种了两个大棚的黄瓜。记者在他家里看到当地农业局发放的《寿光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汇编》和《寿光市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实用手册》。刘文正告诉记者,自己都是按书上的指导使用农药和化肥,不但蔬菜产量显著提高,还降低了成本,蔬菜根本不愁销路。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