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发改委官员:农产品价格短期暴涨与炒作有关(3)

2010/6/10 14:59:27 来源:网友

  3%目标能否实现

  《财经国家周刊》:以前5个月的情形判定,实现年初确定的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3%的目标,目前看来是否有难度?事实上,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市场对于价格上涨的预期也变得更加强烈。

  周望军:1~4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升2.4%、5.6%和10.4%。虽然4月份CPI同比上升2.8%,但没有超出预期,仍处于温和上涨的范围。综合各方面情况分析,今年实现价格总水平上升3%左右的预期调控目标是有基础的。

  从总量看,我国经济处于企稳回升阶段,还不具备产生经济过热、社会总需求持续超过总供给的条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宏观基础。

  从具体商品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商品供大于求,部分产业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我国粮食连续6年增产,库存充裕;生猪生产能力充足,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2009/2010年度世界大豆产量预计增产4500万吨以上,油料市场供大于求;国内大宗农产品库存充裕,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从外部环境看,虽然美国经济从去年三季度、日本经济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正增长,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运行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受部分欧洲国家主权信用危机继续发展和美国打击金融欺诈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进程曲折复杂,输入型通胀向国内传导还需要一个过程。

  《财经国家周刊》: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控制物价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保持温和通胀这样一个态势呢?

  周望军:今年以来,虽然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在3%以内,但老百姓感受到生活成本在不断增加,“衣食住行”除服装外,价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针对当前价格结构性上涨的特点,重点要抓好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供应,保持粮、油、肉、菜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

  同时,也要加强对国内市场主要商品、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供求、价格运行的监测分析预测,加强价格宣传工作,正确引导舆论。

  从长远角度看,则要重点抓好生产,增加供应,建立统一、规范、合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