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湖南质监和金浩茶油“无权公布”?“无胆公布”?

2010/9/8 16:29:58 来源:网友

  8月下旬以来,金浩茶油被曝出苯并(a)芘超标,国内最大茶油生产企业——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受到公众强烈质疑。

  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18日湖南质监局即已查出金浩茶油的超标问题,却在长达半年之内未公之于众。

  为什么“秘而不宣”?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甘跃华、金浩公司副总裁周逸平及相关专家。

  1问:为啥“捂”?

  为什么要“秘密召回”半年之久,却不及时向公众说明真相?

  甘跃华:食品安全法第53条明确规定,召回产品、通知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法定责任主体是企业,政府不能越俎代庖。

  周逸平:我们这次应对危机是极不成功的,“秘密召回”是不该有的低级错误。我们当时选择隐瞒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担心公开信息会出现不良影响;二是感觉流入到市场的数量不大;三是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办。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陈杰人:在“秘密召回”的问题上,金浩公司无疑当负主要责任,但质监部门实际上“默认”了企业的秘密召回。 

  2问:帮忙“捂”?

  8月中旬,金浩公司刚发布“辟谣”后,湖南省质监局公布了33个批次茶油合格产品,就包括金浩茶油。

  甘跃华:我们查处这个事情是国家质监局风险监控中心交办的任务。按食品安全法第82条规定,湖南省质监局没有信息公开的权限,必须由国家统一公开发布。至于8月23日这次抽查的金浩产品,它确实是合格的。

  3问:一直“捂”?

  如果媒体没有曝光,这些信息就不公开发布了吗?

  甘跃华:按照我们对食品安全法的理解,我们没有“统一公开发布”的权限。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陈杰人:湖南省质监部门仍难逃“选择性”发布信息的嫌疑,这里面有“打擦边球”的问题,也有部门内部规定等问题。

  湖南省委党校王学杰:政府应以此为突破口,专门针对食品安全建立一整套信息公开发布制度。比如什么样的信息必须公开,在多长时间内必须公开等,并建立相应的追责机制。

  4问:“捂”了18年?

  苯并(a)芘超标与茶油浸出法工艺有关。这个工艺已存在了18年,为何未听说?

  甘跃华:这与标准有关。食用油安全有两个国家标准,一个是产品国标,一个是2005年出台的卫生标准。其中卫生标准对苯并(a)芘含量有明确规定,但这个指标没有明确列入产品标准项目中,因此没列入质监部门的日常监管。

  周逸平:这次事件之前,企业茶油出厂的质量把关并不包括对苯并(a)芘含量的检测。金浩公司内部有一个具国家资质的产品质量检测所,此前也并没把这个指标纳入检测范围。

  5问:能彻底整改吗?

  现在公众有疑问:苯并(a)芘超标的问题能彻底解决吗?

  甘跃华:目前,全省25家生产茶籽油的企业均已改用新工艺生产。自全面推广新工艺以来,湖南省质监部门已抽取包括金浩茶油在内的48个样品检测,这些产品都已达标。

  周逸平:从短期看,这次事件使金浩整个企业风雨飘摇。但从长期看,苯并(a)芘的暴露警醒了金浩和整个茶油行业,会推动行业今后健康发展,严格食品安全标准和意识。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