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中国农科院早熟食用豆类新品种通过鉴定

2010/9/27 14:15:53 来源:农民日报

  由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食用豆课题组培育的优质高产“中绿6号”、“中绿10号”绿豆新品种和“中红4号”、“中红5号”小豆新品种,于日前通过北京市鉴定。

  “中绿6号”和“中绿10号”均为杂交选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特早熟的绿豆新品种,适宜在北京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种植。这两个品种抗倒伏,抗病,耐干旱、涝灾、瘠薄、盐碱,籽粒碧绿色、有光泽、饱满度好,丰产性好。“中绿6号”一般亩产90 ̄130公斤,2008年、2009年在北京市进行生产示范试验,比对照组分别增产21.3%和52.0%,在参试品种中排第二位。

  “中红4号”和“中红5号”是大粒、早熟小豆新品种,适宜在北京及生态条件类似地区种植。籽粒鲜红色、有光泽、均匀饱满、商品性好,田间表现抗病、耐干旱、耐瘠薄,丰产性好。在2006 ̄2008年参加国家小豆品种区域试验中,产量居参试品种前列。

  食用豆类是除大豆以外,以收获籽粒为主,兼作蔬菜,供人类食用的豆类作物的总称。其具有医食保健同源的特性,高蛋白、中淀粉,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还具有生育期短、播种适期长、固氮养地、改良土壤、抗旱、耐瘠、适应性强、易于栽培管理等特点。在我国,食用豆类属于小宗作物,与大作物相比生产规模小,品种改良进展缓慢,地区间品种交流机会少,生产用种以农民自留自繁为主。通过品种改良培育出一批广适应性的食用豆类新品种,对农民增收致富,增强人民身体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