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泡菜危机”送来商机 山东白菜“干着急”(3)

2010/10/13 14:24:55 来源:山东商报

  唯一可以预期的是,由于国内大量白菜销往韩国,今冬国内白菜价格有可能会出现上涨。相比错失的巨大商机,这或许是唯一能安慰我省菜农的消息了。

  泡菜危机

  据报道,上月27日,韩国白菜零售价创出天高,每棵零售价高达人民币81元!由于泡菜在韩国人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由此引发的危机甚至一度让韩国政府遭到民众质疑。引起韩国“泡菜危机”的主要原因是天气因素。今年韩国气候反常,春季寒冷,夏季极端高温。9月份正值白菜收获季节,又遭遇台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致使白菜大幅减产。此外,韩国农业生产成本的上涨,也挫伤了菜农的积极性,导致韩国蔬菜产品出现20年来最大幅度的减产。

  白菜卖高价也需打品牌

  同时要提高深加工能力

  作为另一白菜品牌“胶东大白菜”的主产地,我省青岛市的大白菜虽然同样需要等到11月才能成熟,但仍在这次商机中分到了一杯羹:由于深加工企业较多,且有近水楼台之地利,青岛不少生产泡菜的出口企业最近订单激增,临近韩国的威海市出口加工企业同样受益不菲。因为缺少深加工企业,同为白菜主产地的济南却甚至连一杯羹都分不到。

  省政协委员、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邓相超和山东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市场营销专业副教授杜岩是本报“爱心大白菜”行动的坚定拥护者。早在2008年,两人就曾与本报记者一起前往平阴实地探访大白菜的销售困境。2009年的“爱心大白菜”研讨会上,邓相超就曾对记者表示,他有一个很直接的感触,就是济南、山东的白菜深加工能力太有限。“我逛超市时发现,货架上摆放着有韩国的泡菜、有东北的泡菜,一小袋就顶上一棵大白菜的钱,但就是没发现有咱济南产的泡菜。而且,我还曾经调查过,济南能加工白菜的工厂非常少,而且缺少龙头企业。”

  邓相超曾经考察过我省临沂等地的农村合作组织,“像有的地方种姜,自己的合作组织内就有人开办加工厂,姜出产后经过加工直接出口。并且不管年景如何,姜农的收益基本都能得到保证,有的之前还签有订单。济南有白菜,而且种植量也很大,虽说白菜不是特色产业品种,但深加工的渠道太少了。”

  杜岩也认为,现在应该培养白菜加工的龙头企业,建立采购、回收的统一平台,建立农村合作组织,这样的“抱团”方式,可以根据市场规律在内部发布预警、提供技术支持,可以集体寻找销路、经营品牌等等。

  邓相超告诉记者,现在的农业产业化对品牌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没有品牌,大白菜的售价上升空间很小,而且不能自主定价。“像胶州大白菜,一贯比普通白菜的售价高,但每年的销售情况都比较好,这就是由于其名声、品牌,已经为国内众多消费市场认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