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农产品涨价快车能否减速?

2010/11/19 14:16:57 来源:网友

  从经常性投放市场的储备小麦、储备稻谷,到下半年以来接连投放市场的储备棉花、储备糖——国家储备农产品密集投放,对于缓解部分农产品市场供应紧张态势效果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抛储备解市场燃眉之急

  今年下半年,国内棉花价格一路迅速攀升,短短数月,棉花价格曾一度达到每吨33000元的高价位。受棉价飞涨影响,国内棉花加工企业一方面缩减库存周期,一方面谨慎接单,在观望中采购棉花。

  为稳定国内棉价,解决纺织企业原料短缺的难题,今年8月初,中储棉开始抛售国家储备棉,计划在两个月中,抛储60万吨棉花。随后不久,中储棉再度抛售了40万吨国家储备棉。

  两批国储棉的投放解了不少棉花加工企业的燃眉之急。

  与棉花情况相似,10月22日,新榨季第一批国家储备糖21万吨以竞拍的方式投放市场,同样受到了加工企业的热烈追捧。

  “小储备”难调“大胃口”

  经过几轮国储农产品的投放,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紧张的局面暂时得到缓解。但也有一些企业认为,国储农产品投放量过小,而且通过竞拍的方式抛储,在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储备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两轮国储棉投放时的竞拍价格接近市场价格,这使得投放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平抑价格的作用,反而让一些投机者坚定了棉花价格继续上行的信心。山东一家棉花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国储棉投放虽然解决了一些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对于缺口巨大的棉花加工行业,今年原料继续吃紧已成定局。

  基于同样的原因,尽管目前市场不断传出地方储备大豆即将投放市场的消息,但业内人士对此并不看好。中信证券首席农业分析师毛长青认为:“目前,国内大豆的定价权并不在我们手中,与国家数以千万吨的大豆进口量相比,几十万吨乃至上百万吨的储备大豆投放,对绝大多数加工企业的影响并不大。”

  行政经济手段应双管齐下

  专业人士认为,国家储备农产品的投放,对于缓解市场供应紧张局面和平抑价格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毕竟只是短期措施,要实现当前商品市场特别是农产品物价稳定,还需短期措施和中长期措施相结合、行政与经济手段双管齐下。

  毛长青认为,总体来看,国家重要商品储备制度运作的思路、投放的时间点、投放的效果都是不错的,起到了一定的平抑物价的作用。相比而言,国家对小麦、稻谷等生活必需品储备的量最大,调控市场的效果也最为明显。对棉花和糖的储备量虽然少很多,但对于收储投放节奏的掌控也越来越娴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