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专业视角 > 正文

铁强化酱油:食物强化改善国民健康的公共卫生典范

2010/12/24 13:48:41 来源:四川在线

   由卫生部指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和陈君石院士领衔下,铁酱油(铁强化酱油)推广工作实施数年来,7个试点地区居民的贫血患病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了30%以上。

    铁缺乏和贫血的威胁

    铁强化酱油的问世,基于中国疾病预防专家们的一个目标:驱散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罩在中国居民头上的阴影。

    铁,是40余种人体必需微量营养素中的一个。“它们犹如一根根‘魔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高级科技顾问陈春明教授这样形容微量营养素:“人体对微量营养素的需要量极小,仅以毫克、微克计,但它们在人体生存、生长、功能上各有各的神奇作用,一旦缺乏,人体将会出现种种健康问题。”像维生素A缺乏、碘缺乏、铁缺乏、叶酸缺乏,均属于比较普遍存在的、后果严重且关系重大的、并已经对其形成全球控制行动的微量营养素缺乏,概称之为“隐性饥饿”。其中,铁缺乏是世界最普遍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全球贫血率高达37%。而且,在过去20年来,全球贫血率一直未降低,我国也是如此。以我国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为例,1992年,城市13.1%,农村17.6%;2005年,这两个数字分别变成了18.6%和20.3%。再看我国18—45岁妇女的贫血率,1992年,城市26.3% ,农村24.7%;2002年,城市23.7%,农村27.2%。

    据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代理负责人Steve Hadler博士介绍,2000年的《世界卫生报告》将铁缺乏确定为全球最严重的健康危险因素之一。铁缺乏对健康危害很大,而且各年龄组都可受累,铁缺乏可以使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受损,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低下;可以损害免疫功能;会降低成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导致孕产妇死亡。而每五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患贫血,有时这个比例甚至更高。这一数据显示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如果未来10年此患病率保持不变,将给中国造成326亿元的经济损失。

    食物强化的希望

    “幸运的是,影响妇女和儿童生存、生长和发展的缺铁性贫血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我们已有一些预防缺铁性贫血的方法,其中包括食物多样化、营养素补充和食物强化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总代表魏英瑛博士说。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春明教授告诉媒体,所谓食物多样化,是指增加富含微量营养素的食物和增加膳食微量营养素吸收的食物,但由于膳食模式、饮食习惯、经济支出等因素,尚无有效结果。食物强化是根据当地存在的微量营养素缺乏,将微量营养素在食品加工中补充进去,成本低,可在日常进餐中自然摄入,无需特意发放。发达国家已实施80年,证明有效。营养素补充剂是为缺乏人群发放口服补充剂,效果明显,但需要特定的发放渠道和机构。世界权威经济学家们在2004年《哥本哈根共识》中,对提高发展中国家福祉的投资效益成本进行了排序,将“提供微量营养素解决营养不良”列为“效益成本非常好”的第二位,仅次于艾滋病的控制。而通过食物强化降低缺铁性贫血的效益成本比格外高。资料显示,铁强化、孕妇铁剂补充的效益/成本比分别为176—200和6—14。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专家介绍,食物强化优势虽然明显,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施大范围食物强化存在一些客观困难:食物加工业落后(分散的小作坊);缺少集中加工的、广泛覆盖的食物载体;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落后;无从到达最缺乏的人群,难以降低缺乏率;消费者对微量营养素缺乏认识不足,因而对强化食物的需求低。

    不过,如果能够及时选择广泛消费而又集中生产的食物载体、拥有低成本的加工技术、壮大的食品企业(如加工规模和效率提高)和积极发展的市场,以及组织微量营养素缺乏的危害的公众教育,那么,大范围实施食物强化同样是发展中国家一项可行的、也是可持续的公共卫生措施。为此,国际社会发出呼吁:政府主导,政府-企业-科技部门结成合作伙伴,推动国家级的食物强化行动。

    铁强化酱油的成功

    为了对铁缺乏和贫血进行有效干预,中国卫生部于2003年9月启动了“铁强化酱油控制和干预我国铁缺乏和贫血”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实施,并获得了GAIN的资助。

    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实施3年来,贵州、江苏、河北、广东、吉林、北京、广西陆续启动了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在国家及项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部门、中国调味品协会和铁强化酱油定点生产企业的共同努力下,7个省市的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物强化办公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介绍,目前市场上有20家铁强化酱油定点生产企业生产的百余品种的铁强化酱油供应,按酱油等级分类,特级(精酿)铁强化酱油7种、一级铁强化酱油23种、二级铁强化酱油14种、三级铁强化酱油66种;按酱油包装分类的话,瓶装铁强化酱油56种、袋装铁强化酱油27种、桶装铁强化酱油27种,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市场监测显示,铁强化酱油市场覆盖率显著增长。同时,铁强化酱油覆盖人群迅速扩大,推广地区铁强化酱油覆盖人群达3亿,食用铁强化酱油人群达5,000,000。这也直接推动了铁强化酱油在国内其他地区的消费。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组在7个试点省市建立了20个生物监测点,其中12个监测点完成食用铁强化酱油1年后评估,3个监测点完成食用铁强化酱油两年后评估。生物学监测结果显示,试点地区居民贫血患病率在原有基础上下降了30%以上。而KAP调查结果也令人欢欣鼓舞:目标人群铁强化酱油知晓率显著上升。

    铁强化酱油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很好地演绎了食物强化的经济性,陈君石院士用下列粗略计算出来的数字做了说明。

    20个铁强化酱油试点地区生物学监测结果显示:儿童贫血率从14.08%下降至8.45%。若基线调查的贫血率无改变,2004年儿童贫血造成损失92.9亿元人民币;3年累计为280.7亿元人民币。通过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改善儿童的贫血状况后,3年累计收益56.4亿元人民币。

    20个铁强化酱油试点地区生物学监测结果显示:成年妇女贫血率由30.8%下降至21.5%;成年男性贫血率由10.9%下降至7.6%;项目已覆盖人口5,295万。若基线调查的贫血率无改变,2004年由于劳动生产力的降低而造成损失26.7亿元人民币;3年累计为80.6亿元人民币。通过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改善成人的贫血状况后,3年累计收益12.1亿元人民币。

    而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3年来的宣传费用为1,000万元人民币,仅以成人贫血状况改善的收益计算,铁强化酱油的成本效益为1:128。

    作为预防控制微量营养素营养不良的公认的公共卫生措施,食物强化的优势被铁强化酱油发挥得得淋漓尽致,同时,铁强化酱油“两个轮子一起转”的推动工作模式还为国民营养改善逐步摸索出了一种政府支持、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的多部门、跨行业合作的新模式。

    “铁强化酱油在3年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让我们倍受鼓舞,”魏英瑛博士说,铁强化酱油在试点地区的市场和人群覆盖率快速扩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宣传教育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行为模式,提高了铁强化酱油的食用率,而行为的改变将确保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的可持续性,“这是一个极具潜质的成果”。

    铁强化酱油的未来

    对于铁强化酱油取得的成绩,Steve Hadler博士的评价流露出学者所特有的严谨:“到目前为止,项目结果相当出色。”他表示,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让各合作伙伴,特别是政府、非政府组织、食品企业和消费者,进行了如此成功的合作,是有效公共卫生预防工作所必需的广泛合作的优秀典范。“强有力的证据显示,应进一步扩大这个项目”。

    卫生部相关领导、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陈君石院士等领导、各项目省(区、市)卫生厅(局)分管领导,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及铁强化酱油推动工作技术负责人,中国调味品协会、中国预防医学会、铁强化酱油生产企业和销售商以及全球营养改善联盟(GAIN)、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均表达了各自对铁酱油(铁强化酱油)等食物强化项目的支持和期待。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