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代可可脂制品冒名“巧克力” 业内人士称长期食用有损健康

2011/1/18 15:32:26 来源:齐鲁晚报

    春节临近,糖果生意开始红火起来,一种成分为“代可可脂”的假巧克力出现在了市场上,并且因为价格低廉受到了市民的青睐。

  17日上午,记者在大润发附近发现了一个售卖巧克力的摊位,“巧克力1元一块”的广告语很是显眼。摊主说她的生意一直不错。记者注意到,摊位上所售卖的1元巧克力的种类大概有五六种,在其中一种巧克力的配料表上写着:精制砂糖、代可可脂、奶粉、可可粉等10几种配料名单。但是并没有看到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脂的身影。

  “平时买巧克力都没怎么注意成分,也不太懂什么可可脂还是代可可脂。”正在三站市场上挑选巧克力糖果的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

  记者从烟台市质监局了解到,商务部发布《代可可脂巧克力及代可可脂巧克力制品国内贸易行业标准》明确规定,凡是代可可脂添加量超过5%的产品都不能直接标注为“巧克力”,而应该在其标签上加上关于“代可可脂”的含量说明,其标注也应改为“代可可脂巧克力”或“代可可脂巧克力风味制品”。

  据业内人士介绍,代可可脂与可可脂相比,表面上看来只不过多了一个字,但两者的差别却不小。代可可脂其实是人造硬脂,即由动、植物油脂精炼、氢化而成的油脂。代可可脂的胆固醇含量比可可脂高很多,高糖高热量,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较大。

  三站市场上从事糖果生意多年的孙先生提供了几种鉴别真假巧克力的方法。首先,是从温度上来判断,可可脂的熔点远低于代可可脂,仅靠手心温度就可以使巧克力变软;其次,从口感也可以判断,可可脂巧克力入口即化,而代可可脂口感较为粗糙;最后一招也是最直观的,就是从价格上来看,可可脂巧克力制作成本要比代可可脂高好几倍。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