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乳业大洗牌 不能一“洗”了之

2011/4/6 14:01:41 来源:长沙晚报

    甘肃省质监局日前称,该省27户乳制品企业中有21家企业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4家企业停产整改,2家企业未通过审核及整改复查仍未合格,将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而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消息称,到3月底,全国乳制品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生产许可重新审核工作已全部结束,全国共有643家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通过率不到55%。

  面对问题不断的乳制品质量,为了确保消费者健康安全,也为了拯救深陷“信誉危机”的中国乳制品生产企业,国家质监总局启动了乳制品生产许可证重审工作,根据新规,乳制品生产企业必须要配备相应检测设备,对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剂等64项指标进行自检,这意味着生产企业需要投入相应资金。在巨大的资金需求面前,一些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最终被清洗出局,这不可避免。

  按照常情,不合格企业被审核出来,相关部门把淘汰名单一公布,此事就可以画上句号了。但在笔者看来,乳业“大整顿”决不能就这样一“洗”了之。一方面,对于那些被淘汰出局的企业而言,虽然它的生产许可证被没收,但其生产设备仍在,从业人员仍在,供销市场仍在,面对转行困难、利益诱惑等因素,这些企业有可能悄然转入地下,成为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黑企业。另一方面,已经审核过关的企业,虽然它投入巨资新添了检测设备,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关企业就一定会严格按照规定去进行自检,如果监管不严,这些企业“偷减工序”,让检测设备成为摆设,也不是没有可能。

  因此,对乳制品业的整顿显然不能就此鸣金收兵,至少还应该做好以下两项工作,一是继续盯紧那些未过关企业,看看他们下一步干什么,直至确认这些被淘汰企业未从事违法生产才行。二是对审核过关的乳制品企业,决不能就此放松监管,更不能撒手不管,而要制定更加严厉的监管措施,确保新增添的检测设备能真正发挥作用。

  中国乳制品业已处在生死关头,不能再经任何“折腾”了,生产企业理当如履薄冰,监管部门更应明白自己的责任,宁可多做一些事,也不能让丑闻再现。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