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问题腊肉”怎么总是媒体先发现

2011/10/19 9:09:53 来源:搜狐网

 广东东莞一家腊肉肠制作窝点涉嫌用死猪肉做材料,在记者经过四天的暗访后揭开了事实:黑窝点内制作腊肉腊肠的不仅是病死猪肉,为防止病死猪肉长虫,老板竟然用亚硝酸钠和农药敌百虫搅拌,掺进工业用盐,来腌制病死猪肉。每天这样的腊肉肠有数千斤流入市场。(10月18日《广州日报》)

  病死猪制腊肉媒体先发现不止此次,不说远的,单在今年就有好几次,如:《南方日报》记者历时一周,对惠州惠城区汝湖镇一个非法腊肉加工窝点进行暗访;又如《南方日报》记者多日暗访发现,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新村南街24号存在一家开设数年的非法腊肉作坊。而此次又是媒体发现在先,监管部门出现在后。

  “问题腊肉”生产时间长,数量大,销售范围广,每天一车车病死猪肉进来,一车车的腊肉猎肠出去,要闹出多大的动静?再则,市面上一块块挂满架的腊肉腊肠,明晃晃的让人选购,公开到了极点;尤其是媒体先前已经发现过类似问题进行过报道,农批市场、食堂、餐馆还是畅销无阻,监管部门到那去了?

  相对于媒体,食品监管部门鉴别和发现问题食品更为容易,监督部门有专业人员、专业仪器,媒体没有;监管部门可以执法,媒体不能;监管部门可以光明正大的查检,媒体行不通;而“问题腊肉”总是媒体先报道,究其原因无非是:对于举报出的问题,左推右托没有及时的进行查处;或者说消息容易走漏,只是赶跑非法生产者;因而,举报者对监管部门失去了信任,转为向媒体举报。

  媒体毕竟不能替代监管职能,即使媒体有此责任心,也不是其的专业职能,退一步说,即使是先发现,也不可能对不良商家怎么样,一旦身份暴露,更容易打草惊蛇,增加办案的难度。再则,媒体记者要报道得“深入虎穴”,所承担的风险比起专业监督部门要大得多,难免会遭到不测,

  “问题腊肉”再次被媒体先发现,其结果毫无疑问又将取得一次围剿“问题食品”的胜利,可是还有多少问题食品还依赖于媒体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正位,由监管部门先发现,媒体后报道呢?

  作者:钟学城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