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食品安全:我们是不是恐惧得有点多(2)

2012/5/7 10:40: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真理和谬误之间

    食品安全领域众说纷纭,百姓难分真假,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在我国,不管是公众、媒体,还是政府,对食品添加剂都非常重视,重视的结果,是我们很多公众对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反感、害怕。实际上,我们很多人根本就不了解食品添加剂。”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孙宝国,对于社会公众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认识误区,感到非常无奈。

    “食品添加剂就在我们身边,很多人希望自己不食用食品添加剂,但只要是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人,谁都做不到。中国老百姓有一句话,开门几件事:油盐酱醋,油盐酱醋里都有食品添加剂。连大米、白面里面也都有。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但是食品添加剂决不是食品工业的产物,中国的卤水点豆腐,点了上千年,其实也是利用了食品添加剂中的食品凝固剂。迄今为止,中国出现重大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没有一件是因为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孙宝国说。

    “现在社会上很多这样那样的说法,实际上都是不科学的。”各种快速传播“小道消息”的新兴社交媒体,对于食品安全问题众说纷纭,使老百姓莫衷一是、难分真假。其中充斥着诸多认识误区,扰乱了公众的视线,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任筑山就被“妖魔化”了的转基因食品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从科学上来说,到今天还没有一篇文章证明转基因食品是有害的。很不幸的是,转基因是一个工业化的产品,最开始的时候,公众的传播没有搞好。为什么我们现在要做各类风险评估,因为你吃东西的话,是既有风险又有好处的,你要衡量一下哪个是比较重要的。比如说,你坐飞机,二十万分之一的几率会掉下来,你是不是就不坐飞机了?绝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跟这个比例差不多,转基因食品出现问题的几率比这个比例还要少很多倍。在美国,转基因食品并不被认为是很大的问题,85%在美国销售的大豆都是转基因的,大部分玉米也是转基因的。美国食品大概80%以上都是转基因的。目前,人们对转基因的认识已经提高了很多。”

    转基因技术之所以遭到误解和抵制,主要是科学知识的传播问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说,反对转基因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商业竞争,二是缺乏知识。“很浅显的道理,我们吃的食物都是生物体构成的,不管是植物也好、动物也好,我们每天都吃大量的基因在肚子里。大家说基因是遗传物质、会影响我们的遗传,这是没有根据的。我们吃了千百年的某些食物,但此类食物基因不可能变成人类基因!”

    重视沟通的力量

    对食品安全的恐惧缘于科学知识的匮乏,科学家与消费者间应建立良性沟通。

    “为什么我们现在对食品安全如此关注,而对我们的食品安全状况又如此担心?似乎我们今天所处的食品安全环境是一个风声鹤唳的状态。事实真是如此吗?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科学知识的缺乏。而科学知识的缺乏,最重要的就是我们没有及时有效就科学知识跟广大的消费者进行沟通。要建立科学家跟广大消费者的沟通,媒体显然是中间的一个桥梁。媒体对于正确掌握食品安全的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罗云波说。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