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广州6月份连发三起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共13人中毒

2012/7/10 11:51:40 来源:新快报

    毒蘑菇险恶,一颗小菇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然而今年上半年,广州共发生5宗毒蘑菇中毒事件,较去年同比增六成,都是乱摘野生蘑菌导致误食有毒蘑菇所导致的。由于今年毒蘑菇中毒事件数量较多,市疾控中心昨日提醒:"市民们,路边的野菇不要摘。"

    6月份13人中"蘑菇毒"

    市疾控中心官网昨日挂上一则这样的提醒消息:"2012年6月广州连续发生了3起市民采摘误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地均在从化市,分别是该市的太平镇(1起)和温泉镇(2起),共造成中毒人数13人,引起中毒的蘑菇分别是褐鳞小伞菌和铅绿褶菇,都是本地常见的毒蘑菇品种。三起事件的中毒人员因及时在当地求诊,后经转送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进一步救治康复,事件幸无人员死亡。"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1-6月份),广州共接到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监测报告5起,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6.67%,其中6月份升幅较大。市疾控中心资料显示,中国已知食用蘑菇种类有700多种,大多数美味可口的种类仍处于野生状态。同时,毒蘑菇也多达190多种,广东毒蘑菇种类约占国内种类的50%以上,广州地区常见的毒蘑菇有致命白毒伞、铅绿褶菇、灰花纹鹅膏、纯黄白鬼伞等,其中白毒伞含剧毒毒素,极小量毒菇就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目前毒蘑菇中毒没有特效解毒药。

    市民切勿进食野生蘑菇

    6-7月是增城、从化等地区"荔枝菌"上市的时节,由于荔枝菌与一些毒蘑菇的样子相似,生长环境类同,近年广州因进食荔枝菌而误食混入其中的毒蘑菇而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切勿贪恋美味而自行采摘野生荔枝菌,应到正规市场或鲜蕈售卖点处购买。一旦发生误食中毒,请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

    市疾控中心介绍,除了误食荔枝菌,蘑菇种类繁多,市民仅凭肉眼一般很难鉴别出哪种蘑菇有毒,哪种蘑菇无毒。过去,市疾控中心毒蘑菇调查人员发现,有市民抱侥幸心理,凭经验认为只有颜色鲜艳的野生蘑菇才有毒,或相信"土方法"来识别蘑菇毒性:例如,有人认为,只要不使大蒜变黑的野生蘑菇就可以吃等。

    "特别是外来务工人员,有人喜爱采食与家乡郊野生长品种’相似’的蘑菇食用,但事实上,各地蘑菇不尽相同,毒性相异,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记者 李斯璐 通讯员 马晓薇)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