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奶源再成乳企竞争焦点

2013/11/13 9:41:05 来源:经济导报

  因奶源短缺带来的全国范围的乳品提价潮日益引发关注。5家乳业A 股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尽管其中4家的业绩保持了同比增长,但仍有包括伊利股份在内的乳企出现了毛利率下滑。这些乳企或多或少地承受了一定的奶源供应短缺、成本上涨的压力。

  山东省畜牧协会奶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志民,12日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二季度到三季度,"奶荒"情况在山东也比较突出。主要原因包括疫病多发、高温高湿极端天气影响等。此外,由于肉牛价格上涨,一些奶牛养殖户提前或过多地淘汰了奶牛,造成奶牛数量减少。”

  对企业而言,为应对“奶荒”,他们已着手重点布局上游奶源基地,同时力保高端乳品原料的供应。全球私募巨头KKR 就已联合鼎晖投资与中国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01117.HK),将投资1.4亿美元在济南建设两个大型乳业牧场。

  这些牧场预计将主要为蒙牛“挤奶”。根据框架协议,现代牧业生产的70%以上奶源将供给蒙牛,旺季甚至达到90%以上。“建造大型乳业牧场的长期战略是对的。”张志民对导报记者说,也有企业通过进口弥补奶源不足。不过在他看来,“奶源短缺的状况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价格也会在一个较高位运行。”

  成本上升压力

  “今年夏天开始,液态奶就有小幅度的提价。整箱纯牛奶的价格较之前上涨了5元左右,尤其是高端液态奶,上涨幅度更大。”12日上午,济南某超市乳品专柜销售人员告诉导报记者。

  乳品企业相继采取提价策略的背后,是奶源短缺和成本上升。导报记者查阅农业部网站4日的消息发现,根据定点监测,10月份第4周,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3.84元/公斤,比前一周上涨1.1%,同比上涨16.0%。

  三季报显示,伊利股份前3季度毛利率仅为26%,同比下降3.7%,环比下降3.2%。兴业证券的报告认为,成本快速上升对毛利率短期形成压力。由于我国奶源增长远低于乳制品产量的增长,以及奶牛补栏需要30个月的周期,可以预见,未来2-3年原奶价格将保持持续上涨态势。

  三元股份的三季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大跌267.27%。公司预计全年净利润可能出现较大亏损,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原辅材料价格上涨。

  张志民表示,“由于前段时间国家禁止从新西兰进口奶粉,使部分企业失去了一些奶源,他们必须另寻新鲜奶源,这也造成了奶源供应的紧张。此外还有国际市场的影响,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气候干旱,使得外围产品价格升高。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奶荒"。”

  国内外布局

  奶源再次成为行业巨头们关注的焦点。就在今年5月,蒙牛乳业已接盘现代牧业—持股从原有1%增至28%,成为现代牧业最大单一股东。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将有利于稳定蒙牛乳业现有高端原料奶供应。

  今年9月,伊利股份公告称,将通过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伊利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辉山乳业,投资金额5000万美元。伊利股份将通过与辉山乳业的长期供奶合同,稳定东北地区原料奶供应。

  面对国内奶源短缺问题,乳企还选择到海外寻求优质奶源。有消息称,光明集团正与以色列最大的乳品制造商特鲁瓦就并购事宜进行接触。据以色列当地媒体报道,这笔收购规模约100亿元人民币。之前,光明乳业还收购了新西兰新莱特乳业公司。就在今年7月底 ,新莱特在新西兰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共募集资金7500万新西兰元。作者:孙罗南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