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黑”熟食进大超市 过期食品熏吐执法人员(3)

2014/2/13 13:41:56 来源:东北新闻网

  探访超市:记者等待40分钟超市称想看手续明天来

  当天下午,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来到举报者所说的这家大型超市。

  在熟食区,记者找到了“沈阳得合经贸有限公司”和“沈阳长河商贸有限公司”两家的熟食柜台,价签除了标有两个生产厂商的名称外,还有“浑南新区沈营路71号”和“和平区西安街189号”的厂址。

  记者在两家柜台里分别买下了6.5元和2.86元的鸡肝,交款后来到超市一楼的服务台。

  记者拿着“沈阳得合经贸有限公司”的那份鸡肝表示,为了吃得放心,想看一看鸡肝生产厂家的相关手续。虽然超市工作人员大感不解,但还是帮助记者进行了沟通。

  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超市是全国性地统一进货,相关手续只有总部有,具体到每个店里就没有了。不过,请记者放心,超市里的熟食都是有合法经营手续的,保证没有问题。

  稍后,鸡肝柜台的售货员来到服务台,也表示相关手续都在公司,超市柜台里没有,还提供了一个当天外包装的合格证,上面印有“QS”标识。

  在超市服务台处,记者经过40多分钟的沟通与等待,最后服务台工作人员与“沈阳得合经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取得了联系,随后告诉记者,想看手续明天再来。

  执法人员午夜突查西安街老楼确在加工熟食相关手续已过期

  2月11日,在初步掌握了西安街189号“沈阳长河商贸有限公司”的情况后,记者与相关执法部门取得了联系,并约定第二天凌晨对这处加工点进行突查。

  12日凌晨2时,记者与执法人员将车停在西安街189号附近的临沂路上,两名执法人员与记者一同先行前往查看。

  走进大院,加工点内的灯已亮了起来,看上去已经开始干活儿了。但为确保查到第一现场,执法人员与记者商定等一会儿再开始行动。

  凌晨3时,突查行动开始。

  执法人员在老楼外转了一圈,除了那扇大铁门外,没有找到其它入口,直接进入的想法落空。于是,执法人员只好表明身份敲门,里面一女子只是问了一句“谁啊?”此后任凭怎么叫里面就是不开门。问话女子在里面不停地打电话,记者听到女子重复说着“是啊,我没给他们开门。”同时,还能看到这名女子在里面收拾着什么东西。

  这时,执法人员发现搭建房里有一扇窗户是能打开的,屋里床上有一名男子,但该男子否认自己与加工点有关,当执法人员出现在房间里,这名男子才承认自己只是开车的,别的什么也不清楚。

  记者注意到,脏乱的房间里连下脚的地方都没,在一面墙上挂有三张“沈阳长河商贸有限公司”的相关手续复印件,但从上面的日期来看,已全部都是过期的,下面的桌子上还放有一个警察的帽子及警服。

  几经查找,执法人员在房间里发现了一串钥匙,随后用这串钥匙打开了房间边上的铁栅栏门,从而进入了加工现场。

  大量超市返货的过期熟食浸泡回炉

  刚一进入加工现场,那刺鼻的异味扑面而来,几位执法人员及记者忍不住呕吐起来。肮脏的灶台上,大锅还在冒着热气,锅台、大锅、地面及墙上满是黑黑的油渍,地上堆放着不少待加工的熟食品。

  在边上的另一房间放的应该是待加工的熟食品,分别装在一个个满是污垢的塑料箱里,有猪头肉、牛腱子肉、肝、鸡架、猪肉等,有的已出现异味。墙边有一个高出地面不多的水池子,泡着不少熟食。

  从现场情形来看,这些熟食是先要经过浸泡后,再进行二次加工。

  在这些熟食箱中,还放有大量从超市返货的过期熟食制品,有的还包在塑料袋内,上面贴有这家超市的标签。角落处几个废物袋里,有不少贴有超市标签的破碎塑料袋。

  从标签上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上看,这里的熟食保质期只有一天。从标签上看,最近的日期是“2014年2月10日”。

  与这里隔壁的应算是存贮的房间,除了几个大大的冰柜里装满东西外,货架、地上也堆放着不少熟食。

  执法人员表示,从现场存放的生、熟食品来看,这里加工量相当大。  

  黑加工点现超市多家分店的退货单

  在检查中,一些单据等明显已被人收拾过,但还是有少量的存留在现场。

  其中,有该超市铁西、大西等店的近期“专柜商品退货单”,上面有退货的品种、数量等,名头是“超市生鲜部熟食课”;有用纸记录的熟食品种、数量单;有带QS标识的不干胶商品标签;还有大量盖有“沈阳长河商贸有限公司产品质量检验专用章”的空白“产品质量检验报告”单。  

  老板儿子现身称“在政府部门工作”

  在现场,记者询问那位打电话不给开门的女子,“这里是做什么的?熟食制品在哪里销售?”

  女子没有回答。

  记者:“在这里加工熟食是否有相关合法手续? ”

  女子:“有,在老板手里”。

  记者:“老板呢? ”

  女子:“在家。”

  除此之外,记者再问什么女子也不说了。

  这时,一位自称以前是警察、现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男子来到现场,对执法人员说,他是老板的儿子,有什么事就跟他说。记者准备对该男子进行采访,但在得知是记者后,这名男子只是微笑并不作答。

  接下来,加工点的相关人员被执法人员带走接受调查。

  这家环境肮脏的熟食加工点是否具有相关合法手续?如果有又是怎么申办下来的?超市是如何对进入卖场的熟食进行把关的?北国网、辽沈晚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相关法规

  ——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生产条件,包括工厂周围的环境必须符合食品生产企业对环境的要求等等,按规定程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食品的生产。没有取得的企业不得生产食品,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销售无证食品。

  ——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对于不具备自检条件的生产企业强令实行委托检验。

  ——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贴或加印QS标志,没有这个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

  特别提示

  在购买酱、熏、炸、叉烧类熟肉制品时,可采用看、嗅、摸的方法来鉴别新鲜程度。肢体破碎、组织疏松、颜色晦暗、有异味、手摸发粘的,为变质熟肉制品。对于挂糊的熟肉制品尤其要小心,因为有些变质的鱼肉经挂糊炸制后不易鉴别,在购买时应掰开表面糊,观察内部炸肉,若色泽不正、发粘、有臭味,则属变质食品。

  日常购买熟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来源,看清它的保质期,如果出现误食而引起腹泻、腹痛等疾病,要及时就医,并且要把剩下的食物妥善封存,以便质检部门日后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调查,以维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 陶刚

  原标题:凌晨跟踪“黑”熟食送进大超市 过期食品熏吐执法人员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