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金华: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来源杂、风险高、隐患多

2014/12/26 9:03:50 来源:金华日报

   给自制食品念念“紧箍咒”

   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来源杂、风险高、隐患多

   本报消息 (记者 盛游 通讯员 傅一恒)口味多样的酱菜、热气腾腾的馒头、香气四溢的蛋糕、金黄酥脆的烤鸭……品种齐全、好吃不贵的自制食品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市民张阿姨每天都去农贸市场,虽然常买卖家自制的卤味和腌菜,但也会担心这些食品是否存在卫生问题。

   “东阳千祥镇的一家馒头店无照经营,蒸馒头时居然用蛇皮袋当蒸笼布,做好的馒头直接拉到市面上销售。”前段时间,有市民向市市场监管局举报,反映自制食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差的情况。根据线索,监察人员依法取缔了这家馒头店。

   市场上的自制食品主要有熟食、动物血制品、水发产品(如豆芽、海带、发皮)、腌制品、豆制品、米面制品等,这些食品在餐桌上都极为常见。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在市区五一路菜市场看到,一家面点店内加工食品的锅炉里,部分面点正被沸腾的油炸着,等着出锅。“店里卖的这些面点、糕点,基本上是我们自己做的。”老板娘说。

   “自制食品的小作坊量多面广流动性强、加工场所普遍简陋、经营者缺乏食品安全和卫生知识,这些都是监管的难点。”监察人员说,为解决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来源杂、风险高、隐患多的问题,自今年8月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开展了持续至年底的农贸市场自制食品“清源”专项行动。

   据介绍,该专项行动主要针对自制食品来源不明渠道混乱、加工场所卫生条件脏乱差、使用问题原料(如使用病死猪肉、腐败变质大米、过期食品原料等)、加工过程非法使用非食用物质或者滥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

   “‘清源行动’中共检查了生产加工场所460个,发现存在问题隐患的加工场所265个,责令整改247个,取缔3个。”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他们还通过快速定性检验和定量抽样检测,来摸清市场上自制食品的安全状况。

   合格的自制食品经营户应具备的条件:证照齐全,要及时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环境达标,经营环境要整洁有序,场所要求具有相应的消毒、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虫、排水及存放垃圾的设备设施;台账健全,要严格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索取供货方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原料合格等证明文件,真实准确地记录经营自制食品品种、规格、来源地、生产加工时间、供货单位或者生产加工者的名称、地址,严禁向无任何证照的加工点采购;自产自销的经营者,要准确记录自制食品的主要原料及来源、使用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加工工艺等关键信息;食品合格,不得销售过期、变质的自制食品。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