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10月1日起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 出问题可索赔

2015/4/27 8:25:36 来源:南国早报

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增加了“禁止剧毒农药用于果蔬”、“婴幼儿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等众多内容,其中,“网购食品纳入监管范围”尤为引人关注。

1

网购食品问题不少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1.85万亿元,其中网络食品交易324亿元,保健食品约40亿元。但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网友的购物体验并不愉快,包括买到假冒、过期、“三无产品”食品等。

市民蒙女士可谓是网购食品“达人”,家里的米、面、油都是网上买的,连喝罐可乐都网购,“虽然楼下超市就有卖,但是网购更方便,多买几罐就包邮,快递直接送上门,连楼都不用下”。

即便是“达人”级别的蒙女士,也有失手的时候。她有一次网购了一批麻花,每根独立包装。都快吃完了,无意中发现其中一包已经超过保质期1个月了,她仔细检查剩下的麻花,发现到期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差半个月到期,有的差一个月。她估计已经吃掉的那些麻花里,肯定还有过期的。

孙女士有过一次可疑的经历后,就对网购食品敬而远之了。她去日本旅游时吃过一种巧克力饼干,回国后念念不忘,就上网买,专门挑了一家信誉度达到皇冠级别的网店,销售量也相当可观,号称“日本直供”“保证正品”。可是,货到后开包一尝,明显跟她在日本吃到的味道不一样。卖家同意承担运费退货,却对“到底是不是正品”的提问闪烁其词。

2

上网卖食品门槛低

记者从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了解到,目前互联网食品销售有两种情况:一类是传统食品企业的网上销售,这些属于合格产品,只是在传统的实体销售基础上增加了网售的渠道。尽管如此,对这类食品的监管目前仅停留在生产阶段,网上销售流通缺少监管,比如配送环节不规范,就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

更让监管部门头疼的是另一类—各种自制食品。例如打着“农家土货”“私厨出品”等旗号,自制自售的食品或土特产。这些卖家绝大部分没有从事食品行业所需的生产、流通、卫生许可等证明,因为没有相关的生产标准,制作过程全凭个人经验,难以做到产品的质量控制,也无法提供安全证明。随着第三方电商门槛的降低,这类食品的网上销售逐渐增多。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自制食品”,搜出5000多条信息。在一家销售“纯手工豆皮”的网店,卖家在网页醒目位置特别提醒:“若发现霉点,请拍图联系客服。如果是您的保管问题,小店不退换。”可见出现过顾客买到发霉豆皮的情况。

更让人意外的是,霉点居然也成了促销卖点之一。卖家以超大字体标注:出现霉点也因此证明了一件事:无任何添加。有买家给出以下评论:豆皮有霉点,卖家给换货了,还是想多说一句,这种水平,当家庭主妇还可以,就别拿出来卖了。

3

自制食品质量良莠不齐

在网上销售食品,真的是“主妇摇身变电商”,如此随意?记者调查了解到,实际上,网络第三方交易平台都对食品销售有相关规定。

记者从淘宝网卖家规则中看到,对于预包装食品,卖家必须填写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即QS),还需要上传食品标签图,否则食品将无法上架。这对清退“三无食品”能起到一定作用。然而,对于本来就无证的自制食品,似乎可以不受约束。

王女士在淘宝网上开了一个网店,卖自己制作的腊肉腊肠,已经一年多了,生意还不错。她告诉记者,根据卖家规则,对于一般的食品,必须填写QS编号才能上架。不过改为选择“散装食品”,就没有这个要求了,只需要描述一些基本信息即可上架销售。她也坦言存在监管空白,“自己凭良心做,要说监管,还真没有。”

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类自制食品类似于小作坊食品。2014年,广西出台相关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行登记备案制度,需要提供小作坊开办者身份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真实、合法的材料,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核发登记备案凭证。同时要求小作坊建立原料购进、食品销售流向等完整的台账记录,做到来源可查,流向清楚。

据介绍,新食品安全法明确将网购食品纳入监管,对公众来说无疑是好消息。然而,纳入监管后,还有不少难点需要解决,包括网络销售涉及的跨省甚至跨国的监管执法,建立全国性的信息平台和监管队伍等,都有待国家出台进一步的实施细则进行明确。广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是新食品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加强培训力度,帮助监管人员尽快熟悉新法。

“史上最严”食安法改了哪些地方

禁止剧毒高毒农药用于果蔬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加快淘汰剧毒、高毒农药,高残留农药,推动替代产品的研发和运用,鼓励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增加了“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的农作物”的规定。

婴幼儿食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

新食品安全法明确,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实施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

保健食品标签不得涉及防病治疗功能

新法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应当真实,与注册或者备案的内容相一致,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并声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转基因食品应明确标示

按照新规,转基因食品未按规定进行标示的,没收违法所得和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最高可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张若凡整理)

从法条到“舌尖上的安全”还有几步

新华社记者 关桂峰 胡浩 韩淼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围绕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和最严肃的问责等要求,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然而,从法律条文,到真正确保“舌尖上的安全”,还有几步要走?

—食品安全没有法外之地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旨在通过加大对各责任主体的处罚力度,促使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真正成为食品安全的守护者,而非“稻草人”,使监管的力量跑得过“病死猪”、镇得住“毒大米”。

同时,监管也瞄准了网售食品这一新兴领域。因准入门槛低、监管不到位,互联网成为不安全食品的集散地、食品安全的重灾区。针对这些问题,法律还对网络食品交易进行规范,如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进行实名登记,明确其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等。

徒法不足以自行。专家建议,制定更为详细可行的配套措施,如在大型农贸市场设立检测站,现场检验蔬菜水果是否含剧毒、高毒农药。

—生产经营者应自律

食品生产经营的链条长,如何对食品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都加强规范,是食品安全法修改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对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完善追溯制度。其中规定,对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或者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等行为规定,可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给予行政拘留。

事实上,无论是追溯还是预防,企业都应当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都应当诚信自律。抛开诚信这个安身立命之本,纵使建造了金山银山,也会轰然垮塌。作为食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企业只有诚信经营,努力打造金字招牌,才能赢得消费者认可。也只有让诚信者得利,失信者受惩,食品生产经营者才不敢、不想、不能生产不安全的食品。

—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专家指出,食品安全仅仅依靠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社会共治,才能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检测专家曾正光介绍,依照国际成熟的经验,独立的第三方检测不仅可以弥补政府检测力量的不足,也有助于提高质量检测工作的效率,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进程中可借鉴的选择。

从各国经验来看,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越强、食品安全的知识越丰富、食品安全信息公开越及时,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几率越小。

有食品企业负责人建议,应该关注农业生产环节的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把好食品安全的源头关。在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科普宣传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慎用农药、兽药、化肥、饲料以及各种化学添加剂等方面;在加工环节,要使从业人员具备区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能力,严禁使用非法添加物,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