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食品安全 > 正文

无证经营 卫生条件不达标 集集小镇食品加工点被查封

2015/6/17 10:02:27 来源:东南早报

□早报记者 颜雅婷 傅恒 王柏峰 通讯员 叶莲君 文/图

为泉州9家集集小镇门店提供初加工食品,部门已立案调查

昨日上午,泉州市丰泽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丰泽食药监分局”)联合后渚边防派出所对市区一家无证食品加工点进行取缔。该加工点藏身于宝山社区居民住宅内,为泉州9家集集小镇门店的后方厨房。执法人员依法查封生产工具、成品和半成品。目前,丰泽食药监分局已立案调查,涉案产品已抽样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验。

执法:藏身民宅无证经营 集集小镇“后厨”被查

昨日中午,一则“集集小镇食品加工点被查封,现场恶臭!民警差点吐出来”的图文消息在网络上传播,多张图片显示该加工点卫生较差:成筐的鸡腿被放在地上,血水沿着筐的缝隙流出;搅拌好的肉馅引来苍蝇“品尝”;整锅发黑的卤肉上,附着一层白色物质……

记者随后从丰泽食药监分局了解到,市民举报这一加工点之后,该局联合后渚边防派出所一起到现场调查。丰泽食药监分局食品股执法人员赖莹毅介绍,该加工点藏身于宝山社区居民住宅内,分为食品加工操作间、原材料存放间以及多个冻库,场所隐蔽,不易发现。但一经发现,坚决查处。

“主要是无证生产经营,经营场所不符合食品生产卫生要求,未按规范配备‘三防’和消毒设施,生产加工操作不规范。”赖莹毅同时表示,加工点现场并未发现非食品添加剂。执法人员当场取缔了这家食品加工点,依法查封生产工具、成品和半成品。因涉及食品餐饮,丰泽食药监分局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到现场对涉案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回访:加工点被贴封条 已经存在两年多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市区宝山社区的食品加工点。在民房门口,被查处的鸡腿、肉馅、饺子、猪脚等食品一筐筐堆放在地上,引来不少苍蝇“品尝”。进入到民房内,该加工点的仓库贴着“泉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封条”。仓库门口贴着一张仓库领料时间的规定,而该规定下面的落款为“集集工厂”。

走到民房后门处,有一个大型的封闭冷冻库,空调还正常运行,但门上也贴有封条。记者来到民房二楼,这里是工人的宿舍,现场一名工人介绍,她刚到加工点不久,在里面负责包水饺,食品加工点里大约有20名工人,有的负责煮,有的负责包,有的负责清洗,分工合作。

查获的食品原料被放置在地上,引来苍蝇“品尝”。

和该民房紧挨着的一座平房也被查封,现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该平房是食品加工点的厨房。一条较粗的排油烟管从厨房内接出,连接到旁边民房的天台处。由于门窗紧锁,记者无法看到厨房内的情况。厨房外,成堆用完的酱油空桶被杂乱放在地上。

该民房的房东介绍,该加工点租在这里已经两年多,关于有没有加工证,房东称:“我就赚点房租,其他的也不是很清楚。”

■最新进展部门已立案调查

工人称不知无证经营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后渚边防派出所,几名当事的工人正在派出所内接受调查。一名工人说,他是重庆人,是在该加工点负责烹饪的,被查封时他正在厨房内准备材料,“材料虽然都放地上,但是我们都有用篮子装起来。”该工人称,他们平时都有注重卫生,而至于加工点有无加工证,他表示自己并不清楚。而另一名负责送货的司机告诉记者,他只是负责送货的,昨日上午过来送货,遇到该加工点被查处就被警方带回派出所接受调查。目前,丰泽食药监分局已立案,警方正对这些当事人员一一进行调查,案件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记者连线

集集小镇福建闽南总代理:承认无证经营 称不是黑心企业

“我承认加工点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但我们绝非黑心企业。”昨日,集集小镇福建闽南总代理负责人陈先生对记者如是说。

他表示,被取缔的加工点确为集集小镇的后方厨房,为泉州9家集集小镇门店提供初加工食品,食品经初步加工后送到各个门店进行再加工。据他介绍,该初加工点大约在两年前成立,但最初并非无证经营,只是相关证件过期,“一时疏忽,没有及时敦促地区经理进行年检”。

陈先生承认加工点现场设置不够专业,没有达到相关食品卫生规定,并称:“对于食品卫生,我们是十分注意的。”他同时对网友的质疑作出回应:首先,堆放在白色筐中的鸡腿是刚从冷冻库拿出来解冻,由于白色筐为镂空筐,所以在解冻过程中会有血水流出;其次,大桶中那些“黑色物品”是卤肉饭的原料,冷却时猪肉会凝结成白色块状,而非腐败产生的物质……

陈先生介绍,集集小镇泉州区大约是在三年前实行统一初加工配送模式,这主要是因为招工难,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在昨日加工点被取缔查封后,9家门店供货势必受到影响,他表示,未来几天将恢复过往门店独立生产模式。

“我们的确存在问题。”陈先生表示,将尽快办理相关证件。

■记者手记

食品安全无小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永远是市民关注的焦点。集集小镇后厨被查封后,市民反应激烈,纷纷互相转发告知。“再也不敢吃了,还是乖乖在家做饭实在。”这是市民给出的回应。当曾经吃进肚子里的食品,或是刚刚咽下去的美食,被曝出存在安全问题,人心惶惶就难免了。

早有福喜公司的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的黑幕,现有集集小镇后厨卫生条件堪忧,都让市民口诛笔伐,虽然这些只是个例,但再次给食品安全问题敲响警钟,相关部门严厉监管的同时,企业良心更为重要。良心企业,做良心食品,这关乎企业形象,更关乎市民健康。食品安全无小事,切莫再让市民寒心。(傅恒)

(来源:泉州网-东南早报)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