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市场动态 > 正文

阴雨影响品质 小麦价格低迷

2016/6/13 11:18:33 来源:镇江日报

当前小麦抢收已近尾声,受近期多阴雨天气影响,今年夏粮收购出现了特殊情况:小麦不完善粒、赤霉病粒加重发生,甚至超过了国家限制标准。由于大部分小麦难以达到托市收购质量标准,不少购销企业不愿收购,导致广大农户收获后的麦子因为价格太低、销路不畅而出现了“卖粮难”。

6月10日,记者来到丹阳市吕城镇姜爱芬家庭农场,只见烘干房内两台粮食烘干设备正在高效运转。“我的500亩小麦马上就收割结束了,眼下粮食的销售成了我最为头疼的事。”农场主姜爱芬告诉记者,当地粮管所还没有开秤收购,一些面粉企业开出的收购价每斤只有七八毛。“这么低的价格,卖了肯定亏损,不卖积压在家中,也不是长久之计。”她说,今年小麦产量远不及往年,高的田块亩产达500多斤,就算是最好的了,差的田块只有两三百斤。产量低了,价格还这么低,很难让人接受,如果“卖粮难”问题不能化解,对从事粮食生产的种田大户和家庭农场就是个惨痛打击,他们的正常生产也就很难维持下去。

访仙镇窦庄杨城村种田大户杨海兵,见到记者说得最多一句话是:“今年粮价太低了,这地还咋种呢?”杨海兵来自安徽巢湖,在杨城村承包种植了300多亩小麦。“早在5天前,我就将先期收割下来的100多亩小麦拉到附近一个种田大户的烘干房进行烘干准备出售,烘干后的麦子水分控制在13%,赤霉病粒也很少,但粮贩子看了我的麦子后,以‘烘干后麦子筋道不足,影响出粉率不好卖’为由,开出的收购价格每斤仅7毛,考虑到后面麦子还亟待收割,我只能咬咬牙将这批烘干后的4万多斤麦子低价卖掉了。”

杨海兵告诉记者,为了减少粮食烘干的成本,他第二批收割的4万多斤麦子,就选择公路边晾晒和打包存放,想等市场行情好些再出手,可眼看周边几个种田大户收割后的麦子(水分16%)有的每斤5毛、6毛地忍痛卖给贩子,他越等越犯愁了。

一位姓张的老农告诉记者,以往每到小麦收购季节,不少面粉企业和粮食购销企业等争相收购,甚至为争夺粮源打起“价格战”,但今年小麦收购市场一反常态,不少收购企业至今还在等待观望,即使参与收购的一些面粉企业开出的收购价每斤也只有七八毛,往年为农户从事代储的个体面店,今年也贴出告示暂不收购存储农户小麦。

丹阳市云阳街道“老农技”王南波不无忧虑地对记者说,今年的灾害性气候严重影响了小麦品质,夏粮市场价格低迷带来的滞销问题,势必挫伤种粮大户的积极性。他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督促委托收储库点敞开收购,不限收、拒收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同时积极设法帮助联系销售途径,此外还要鼓励各类加工企业和养殖、饲料企业积极入市收购,缓解农户销售困难。(镇江日报史惠铭蒋须俊)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