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中国黄酒品牌生存发展情况分析(2)

2010/6/21 10:59:00 来源:网友

    在国家进一步对食品质量安全加大监控力度的过程中,黄酒行业内也出现了一定幅度的洗牌过程,通过设置进入“门槛”——“QS”认证等,并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内外的兼并收购项目,优胜劣汰法则使得行业内有了新的现象,在中国黄酒产销的成熟地区,黄酒的生产企业数量在逐渐减少,企业规模却在不断扩大,特别是黄酒龙头骨干企业,品牌规模效益集中度越来越高,市场拓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一些中小企业逐渐被兼并和淘汰。在黄酒产品原本还未触及的地区,黄酒企业也在一个一个地建立起来,它们或大或小,像星星之火不断点燃,企业数量逐渐增加——中国黄酒的区域不断向全国延伸,与此同时,业外资本越来越关注黄酒的发展。不难预计,2009年尤其是在此次金融危机的作用下,部分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或是被兼并收购的危机,而这对行业整体来说则是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的机会。

    3、市场容量不断增加

    近年来,黄酒消费逐渐由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向南北蔓延,消费者由低收入人群向高收入人群转移,由老年群体向年轻群体扩张。随着黄酒行业大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产企业日益注重产品的创新、品牌的打造,产品开始向高端升级,市场容量也进一步扩大。

    首先,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最为活跃,黄酒很容易通过经济交流形成“流动效应”,使长三角已经成为黄酒的主力市场。由于优势显著,华东地区的经济文化正逐渐蔓延至全国各个地区,杭帮菜、上海菜的市场范围也随之逐步扩大,这类餐馆对黄酒比较偏爱,不论是饮用黄酒还是厨房调料用黄酒,其产品都随着这种文化被推广到全国其他地区,而这也将是黄酒行业市场不断壮大的基础。

    其次,终端超市为黄酒的推广提供了契机。国内连锁超市总部以上海居多,包括大型国内超市和家乐福等大型外资企业,很容易使黄酒的销售从总部市场蔓延到全国各地连锁店铺。目前,黄酒在超市的走货量相当大,并已处于自然销售状态。

    再者,黄酒龙头企业将触角深入到高档酒店,这也使得黄酒在产品形象提升的同时也扩大了消费群。黄酒骨干企业的品牌,如古越龙山、会稽山、石库门、和酒、塔牌、女儿红、沙洲优黄等已经在许多高档场所销售,销售规模扩张迅速。

    另外,夜场等室内娱乐渠道的开发也带动了销量的增加。随着消费者对黄酒认知度的提高,品牌黄酒在夜场越来越受欢迎。部分黄酒制造厂商为了提高品牌效应、扩大市场份额,还在部分地区开设了专卖店,增加了黄酒的销售渠道。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