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酒品行业 > 正文

中国黄酒品牌生存发展情况分析(3)

2010/6/21 10:59:00 来源:网友

    二、品牌发展战略

    1.传统黄酒营销:投入少、投向集中、缺乏差异

    黄酒的营销费用投入是酿酒行业主要子行业中最低的。1998年,黄酒营销费用占酿酒行业的1.47%,销售费用率6.13%;2004年截至11月,黄酒营销费用占酿酒行业的1.98%,销售费用率也仅仅上升2个百分点。

    黄酒行业广告投入绝大部分由前6名企业支付,其中古越龙山39%,居行业第一。但从绝对数量看,2003年行业龙头古越龙山广告费765万元,而同期青岛啤酒的广告费2.6亿元,五粮液2.3亿元。

    黄酒行业的广告投向地域性明显,苏浙沪地区集中了60%以上的广告投入,80%以上投向消费水平较高的大中型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黄酒突破区域局限成为中国性消费的酒类产品。

    而缺乏差异化营销应是历史上黄酒行业最大的积弊。首先,缺乏差异化的产品,传统黄酒口味单一,包装简单,品牌缺乏吸引力,很难与其他酒类形成竞争优势;其次,广告难以有效传递企业或品牌的特征;第三,对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收入层次消费群体的市场细分和研究不够充分。

    2.标志性事件——黄酒广告投标央视

    2004年底古越龙山投标中央电视台6000万元广告时段,成为第一笔中国性黄酒广告投入,也成为黄酒企业大规模开拓中国市场,行业竞争升级的标志性事件。

    3.黄酒营销策略变化将加快行业优胜劣汰

    营销策略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并将导致行业内新一轮优胜劣汰。以黄酒容量最大的上海地区市场为例,04年黄酒消费量17万吨,占中国市场的11%,因此成为多家企业的基地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上海冠生园华光酿酒药业有限公司的“和酒”、上海金枫酿酒股份公司的“石库门”上海老酒、中粮集团“孔乙己酒”以及来自绍兴的古越龙山、会稽山、塔牌等等,各家都针对产品特征,设计不同的营销策略。

    首先,针对不同消费场合、不同消费人群的差异化产品需要“差异化营销”。一直以来,黄酒由于缺少中高档产品难以进入餐饮社交场合,但古越龙山“二十年陈国宴花雕酒”、"石库门”上海老酒“锦绣系列”等中高档黄酒的推出满足了交际场合的黄酒消费诉求。一些企业还针对女性消费者、时尚消费者开发出添加了枸杞、蜂蜜、姜汁的黄酒,增加了营养,改善了口感,并且借鉴啤酒、葡萄酒的过滤工艺,使得黄酒的标光度大大提高。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