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行业资料 > 产业经济 > 方便食品行业 > 正文

方便米饭,漩涡or蓝海?(3)

2010/6/30 10:57:00 来源:网友

    方便米饭不方便

  方便米饭第一特点则应该是方便,可现实表现却差强人意。

  按照加工保鲜工艺与食用方法区,方便米饭有三种分类:、

  第一类也是最早出现的脱水米饭,食用时复水数分钟即可。说是这么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如果要跟泡面一样泡方便米饭,消费者往往吃到的是夹生饭,口感会很差,科学的泡法需要不停搅拌,还要有不少的技巧。为了提高员工的泡饭技能,上海大冢等企业还经常组织员工搞泡饭比赛,看谁泡的更好吃。这样复杂的泡饭技法与程序,与其方便的定位有点背道而驰。

  第二类方便米饭为保鲜米饭,食用方式为微波加热。这个消费的硬件要求是必须配备微波炉,而且对销售网点及配送、物流的低温贮藏的要求比较高,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也就很难谈方便了。

  第三类是自热方便米饭,食用时轻轻一拉,自加动热8分钟就可开饭。但自热式也有明显的缺点,据相关应用反映来看,自热技术还存在着不稳定因素,有时温度太低无法达到要求。自热工艺成本高,这些成本必然会转嫁给消费者,消费者当然不会买账。

  第一次产生购买往往是出自于好奇心理,如果吃方便米饭很麻烦,或者口感很不理想,第二次光顾的也就很难了。

  渠道网点也很不健全,无法达到快消品冲动、视觉产品、方便购买的基本特质。

  方便米饭真的不方便。

  方便米饭价格高

  要想吃到看得见的菜,单盒方便米饭的价格至少都在7元以上。5元以内的只能叫汤汁泡饭,很难看到实质性的内容,或者仅是粥类和拌饭。吃方便米饭的本身目的就是要能吃到货真价实的饭菜,即使掏出更多的钱也难遂愿。

  没有做饭条件、非餐饮营业时间、工作节奏快没有做饭时间等是消费者购买方便食品的主要消费前提条件。在这些消费前提下,第一消费动机是饱足感这个刚性需求,第二消费动机才会提升到口感与营养等附加值。

  刚性需求决定消费的价格空间,吃方便面绝大部分是随便应付一餐,消费动机非常简单,价格承受能力是购买的重要因素之一。举例来讲,如果在火车、轮船等特定消费场所,图实惠、消费能力有限的消费者一般会选择吃碗泡面,有消费能力,对营养要求很高的消费者才会跑到餐车(餐厅)去点几个高价菜。方便米饭在方便面、方便粉丝加火腿肠的消费者面前,几乎没有任何价格优势,争抢方便面消费人群难度相当大。

  午餐是方便食品需求量最大消费时机,中国人讲究的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的养生观念。午餐的食量一般都会超过早晚餐。花上8-12元去买份200克米饭+200克配菜的方便米饭,对很多有一定食量要求的消费者来讲,米饭份量不足,菜也嫌少。不如叫份盖浇饭,或几个同事搭伙叫几菜一汤来的实惠。

  日本年8000万份的方便米饭大部分是以净饭形式售卖,价格也很公道。如:320克装的罐头米饭售价在250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也就不到1.7元。方便米饭在国内市场一开始就以饭菜统售的销售形式,以大众化消费难以接受的较高价位切入市场,很难撬动消费动机。这也决定市场的长度与宽度永远不能与方便面同期而与,市场份额很难有较大突破。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