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知识资料 > 经营管理 > 创业宝典 > 创业误区 > 正文

出版机构创业孵化三大误区

2016/6/6 16:18:00 来源:中国出版网

 出版企业需要发现更多的创新业务和商业模式,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新产品和新业务的研发开拓成为了必需。然而,长期在固定的岗位工作以及思维惯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出版企业内部员工的创业转型。业内同仁在创业的同时也需警惕如下创业误区。

  误区一:玩票心态。出版企业内部创业孵化,往往采取一些配套保障措施,这一方面是出版企业需要能够为内部创业员工提供更为舒适的环境,包括基本的保障,而作为创业者个体,也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往往会保持创业员工的基本待遇,或者在一定时间里保持原有的职位等。但这些保护措施在实际过程中,有时却发挥了负面作用,使得创业者有玩票的心态。创业过程如果缺失必要的饥饿感,也必然使得创业过程的投入欠缺激情,阻碍项目的正常进行。

  误区二:知行分离。由于出版企业传统的生产模式相对成熟,出版、发行等配合流程比较规范,分工较细,不会造成策划者和执行者的分离状态。然而,在出版企业内部创业过程中,不同的创业项目有不同的玩法、规则,这些项目还往往不同于传统的出版模式。创业项目的发起者,往往都是那些活跃的思想者,具有宏观的规划和统筹能力者。但是,能否配置一批高效的执行者也非常关键。项目规划数不仅仅需要自己去执行,还需要有配合执行的团队去做。否则,创业项目发起者也难以一己之力去维护项目的正常运转。当然,创业项目发起者本身也需要是一名强有力的执行者,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使得创业团队的锐气受挫。

  误区三:缺失人才。当下的出版企业内部创业,其人员往往来自传统业务模块之中,同类型人才扎堆,同质化现象严重,虽然在政策上都有开放吸纳外部人才,包括技术人才的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收效甚微。创业团队的负责人,往往缺乏必要的外部的通联,也缺乏跨界人才资源的基本储备。主导人无法组建一个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完整意义的创业团队,将导致创业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团队打造这一环节陷入困境,并直接阻碍项目的进展。出版企业组织转型过程中的人才短板,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和运营人才的缺失问题会再一次困扰内部创业孵化。

  各家出版企业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在品牌、内容、资源等的变现方面做足功夫,将值得更多有识之士的关注。除却上述误区之外,出版企业还应该及时纾解内部的创新创业激情,避免人才流失。特别是近年来,因无法突破出版体制机制,无法留住那些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的优秀员工实例颇为多见。优秀员工随着市场上创业环境的日渐成熟,而逐步选择离开出版企业。在这一背景下,出版企业也要主动去面对,提供创业平台,避免无可用人才的窘境。出版企业的内部创业孵化是否能取得成绩,也有待时间的考验。


责任编辑:Techoo-6
 推荐阅读

电脑版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1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