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各地动态 > 正文

上海食用菌栽培渐成气候 蘑菇带有蟹香味

2002/1/23 0:00:00 来源:新闻晨报
直径8厘米左右矮矮胖胖的白色塑料瓶,看上去像个装着花土的花盆,但看到瓶口长出的一嘟噜嘟噜“顶”着奶白色小伞、大小不一的可爱蘑菇时,你才会明白,原来这是培育食用菌的专用设备。据农科院有关人士介绍,这个菇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蟹味菇,大约从本周五开始,这个新品种将以每天2吨的量供应上海市场。

  在位于奉贤现代农业园区的市农科院食用菌培育基地,记者看到了摞在专用架子上的成千上万个白色小瓶,在22摄氏度恒温的培养室里,蘑菇们正在使劲地生长。技术人员告诉我们,一瓶蟹味菇菌种经过105天左右即可收割,产量约可达150-180克,用过的培养基还能养花。

  不过市场上能买到的工厂化栽培食用菌还是相当少。以较早实现工厂化生产的白色金针菇为例,最初因其外观、个头与传统栽培的差异较大而很难被接受,但很快以优质安全获得大量订单,目前上海共有4家金针菇生产工厂,日产量8吨还供不应求。

  而农科院新培育的秀珍菇、白灵菇、姬松茸、阿魏蘑等新口味食用菌,则或因产量微、或被定位于星级宾馆、大酒店,能进入超市与市民面对面的实在不多。

  据食用菌培育基地的技术人员介绍,目前超市能够买到的食用菌以金针菇、秀珍菇为主,售价25-30元/公斤的蟹味菇如果上市之后能进超市的话,大概会成为售价最高的食用菌。因它在日本享有“菇中第一脆”的美誉,鲜美而具有特殊的蟹香味,预计它的上市以及将来每两年可推出一种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将为市民桌上添加更多美味。(李艳秋)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