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明明白白享用乳品

2003/4/2 0:00:00 来源:中国质量报
特邀专家:上海市乳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工程师谢可杰

  专家简历

  谢可杰,男,1970年3月出生。1995年毕业于青岛大学应用化学系。1998年获华东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仪器分析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工作后主要从事乳与乳制品标准及检测分析方法标准的研究与分析。在此期间,曾参与农业部乳与乳制品标准的制定工作,包括《NY5140-2002无公害食品 巴氏杀菌乳》、《NY5140-2002 无公害食品 灭菌乳》、《NY/T657-2002 绿色食品 乳制品》等,并参与了GB6914生鲜牛乳收购标准的修订工作。

  

  乳是哺乳动物乳腺所分泌的、哺育其分娩后代生长与发育所需的、具有胶体特性的白色或微黄色的液状体系。乳制品是以牛乳、羊乳等为主要原料加工制成的各种制品。目前,我国对于乳与乳制品的分类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国际乳品联合会(IDF)都有所不同。我国将乳与乳制品分为:液体乳类、乳粉类、乳脂类、炼乳类、干酪类和其他乳制品等6个大类(参见下表),并将冰淇淋和含乳饮料从乳与乳制品中划出分别列入冷冻饮品和饮料。

  乳与乳制品营养非常丰富,是人类最好的食物之一,但也为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所以在选购乳与乳制品时应看产品外包装,(包括产品的生产日期,产品的保存期限以及储藏条件等)是否完好。

  在婴儿期,婴儿的喂养应主要以母乳和强化铁的婴儿配方乳粉为主,不推荐在出生12个月内给婴儿吃牛奶,这包括全脂牛乳、2%的脱脂牛乳、1%的低脂牛乳、无脂牛乳和浓缩牛奶。这主要是由于牛乳中铁的浓度低而且其生物可利用率差,婴儿吃无脂牛乳、2%的脱脂牛乳和1%的低脂牛乳,会造成体内由于对能量需求而产生的对蛋白质的需求,过量蛋白的摄入会增加肾脏和肝脏的负担。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喂食配方乳粉时有不到3%的婴儿会有过敏反应,而这种反应绝大多数会在婴儿3周岁后消失。另外,婴儿在出生后4到6个月可以吃软质干酪,但吃酸奶要在8到10个月以后。

  对于1周岁后的儿童,可以进食牛奶,但鉴于1到2岁儿童对高营养成分的需求,不推荐进食无脂乳、脱脂乳和其他脂肪改进的乳制品。两周岁后的儿童逐渐可以丰富其食谱,但到5周岁后要控制其对脂肪的摄入量,摄入量不能超过总能量供给的30%。美国国家乳制品委员会推荐乳品类食物的日进食量一般是:1到8岁为710ml,9到18岁为950ml,19岁以上的成人以及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为710ml到950ml之间。

  患有乳糖不耐症或高血糖的人群,如食用乳与乳制品,推荐首选的是乳糖含量较低的乳制品像酸奶和某些干酪,当然患者食用时还要参考产品的标签上的信息。采用单胺氧化酶抑制物治疗过的人群,在食用含有酪氨的干酪制品时会引起头疼、流鼻涕和血压升高等反应,当然他们可以选择除干酪之外的其他乳与乳制品,也可根据干酪制品标签上酪氨的含量来选择。患有低血压的人群,建议不要吃脱脂乳、低脂乳和无脂乳及其乳制品。

  市场中有很多含乳饮料,产品名称标示不明确,明明是饮料却标明为“×××奶”或“×××乳”,而将“饮料”不标示或标示比较小或标示在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这有点“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对于发酵产品,标示了活性乳酸菌存在,但实际上却标实相悖等情况时常发生。

  实际上,像某些功能性食品一样,有些“功能性”乳制品的功能值得推敲,能否真正起到标签或广告上所提到的“功能”,不仅缺乏临床实验数据证明,而且其中本来就有很大争议的“功能性”成分原本没那么灵验,而商家为追求利益故弄玄虚搞得神乎其神,哄抬产品价格,欺骗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