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产业经济 > 正文

评“葡萄酒也有洋垃圾”

2004/11/18 10:38:46 来源:食品产业网
    昨天看了天津日报发表的“葡萄酒也有洋垃圾”后,颇有感触,再看到许多专业网站予以转载,笔者按耐不住也想说说自己的看法。

    文章耸人听闻地说进口葡萄酒是垃圾酒。如果文章作者想搞一些新闻炒做制造轰动效应,也不应该缺乏职业道德和基本的常识。

    据笔者所知,按照我国的规定,瓶装进口葡萄酒在每款酒首次进口前,需申请办理中文注册商标,要提供出产国相关的葡萄酒生产许可证明材料,且还必须提供样酒给国内商品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完全符合要求后才允许进口。到货后还需要再次抽样检验。众所周知,西方的绝大多数国家对食品卫生的标准比我国高,管理、监督比我国要严,因此加上我国的进口卫生检验检疫部门的把关,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垃圾”酒要进入中国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垃圾酒”的提法就会使消费者误解为“不符合卫生标准的葡萄酒”。

    实际上,作者的意思是说国外的酒商缺德,用连自己都不喝的酒来勾结中国的不法商贩卖到中国,让出产国留给正在富裕和葡萄酒消费大幅增长的中国人一个不光彩的印象,自己砸自己国家葡萄酒产业的牌子。但廉价并不等于劣质和“垃圾”。椐笔者的体会,国外1-2美元/瓶(到岸价)的酒,品质普遍要好于国内50、60元左右的酒,按照作者那么说,国内50、60元以下的葡萄酒就是“土垃圾”了?

    事实上,由于国外葡萄酒的价格性能比高,国内许多知名的葡萄酒生产大型企业也大量进口散装葡萄酒,贴上自己的标签作为中高档酒在市场上销售。

    另外,“洋葡萄酒价格相差悬殊,低的仅0.01美元/千克……”真不知道这些数据是作者从哪搞来的?0.01美元/千克的葡萄酒应该比河水(还不能和自来水比)贵不了多少,进口商万里迢迢用昂贵的运费运到中国来干什么?就连葡萄酒的包装纸箱和玻璃瓶子、瓶塞、标签和办证手续费等都远不止这个价格。看来写这篇报道的作者真是缺乏一些基本常识。

    我国的葡萄酒行业还比较落后,葡萄酒的普及消费率还非常低。可喜的是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加上葡萄酒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产品保健作用,葡萄酒的消费有了很大增长。国外的葡萄酒产品的进入中国市场,能促进葡萄酒消费的多样性,带动国产葡萄酒产品向优质低价的方向发展。作为新闻媒体,应该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避免给发展中年轻的朝阳产业制造混乱和给予消费者以误导,这是职业新闻工作者基本的职业准则。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