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综合报道 > 正文

杞县“四化”战略打造现代农业

2007/3/12 9:37:37 来源:开封日报
    春节过后,杞县裴村店乡许岗村30多个食用菌大棚内依然雪白一片,小巧圆润的双孢菇一个挨着一个,长势十分喜人。据村干部说,该村每日外销双孢菇收入3万~5万元。这是该县大力实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战略,促进当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一个缩影。2006年,杞县生产总值完成84.8亿元,同比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149元,同比增长16.2%。 
    以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规模化。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的要求,该县着力建设特色农业经济板块,发展连片生产,实现规模效益。几年来,杞县先后建成了以106国道、豫04省道和开杞线两侧10余个乡镇为中心的45万亩无公害大蒜生产基地,以葛岗、平城、泥沟、柿园为中心的44万亩优质小麦生产基地,以湖岗、官庄、竹林、板木、宗店为中心的35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以高阳、沙沃、湖岗、圉镇为中心的25万亩无公害辣椒生产基地,以泥沟、阳堌、西寨为中心的25万亩花生生产基地,以平城为中心的10万亩脱毒红薯生产基地。仅特色农业经济一项,就让杞县农民人均增收1500多元。
    以龙头企业为载体,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招商引资,该县建起了一大批“农”字号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强力推进家家福面粉、金穗面业、金菊味精等一批加工型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粮食、棉花、大蒜、蔬菜、畜产品五大产业链得到进一步延伸。目前,全县发展农产品产业化加工龙头企业160家,年加工能力达到100万吨。
    以培优产品为导向,推进农业标准化。大蒜是杞县现代农业的一大亮点,2002年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原产地标志认证的蒜类产品,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金杞牌商标,近年又被中国果蔬专业协会授予“中国蒜王”称号。该县按照“打绿色牌、算绿色账、走绿色路”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坚持从源头控制入手,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标准化管理。目前,全县建成标准化农业示范基地5个,总面积超过100万亩。45万亩大蒜顺利通过了省无公害生产基地认定,大蒜、食用菌、芹菜等10多个农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
    以组团销售为目标,推进农业市场化。杞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副产品总量大、品种多、品质优,为了把丰富的农产品销售出去,实现增产增收,该县按照“建设大市场,发展大贸易,搞活大流通”的要求,注重加强农产品行业协会和专业市场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起农副产品专业市场24个,成立了大蒜、辣椒等专业协会16个,建立县级科技服务中心9个、乡级农技服务中心21个、各类农业技术研究会13个,发展农产品经纪人3000多人,为农副产品销售畅通了渠道。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