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资讯首页 > 饮食资讯 > 正文

今日“立冬”专家提醒― “冬令进补”勿盲目

2008/11/7 8:52:03 来源:泉州晚报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也就是泉州人所说的“补冬”。昨天,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市民,“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闽南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在这一天,民众要为已经到来的寒冬作必需的准备,要为身体补充新的能量,以期顺利度过整个冬季。按照民间说法,冬天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中医认为,立冬这天进补身体最容易吸收,而且天冷不容易上火。因此,立冬日民众要进食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鸡鸭牛羊、鱼鳖等,而且往往和着中药一起烹炖,增强药补的效用。

  专家介绍,立冬进补应以温补为主,即使体弱长寒的人进补,也不宜大补,否则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在闽南,“补冬”采取食补与药补相结合,“四物”(当归、川芎、赤芍、熟地)、“四神”(薏米、茯苓、莲子、茨实)是闽南人进补最常用的中药材。鸡、鸭加入中药“四物”等合炖,可以增加香味和营养,也有很多人选择把西洋参或高丽参切片,包在鸡、鸭肫或猪肚之中缝好合炖。此外,参茸、冬虫、天麻、甘杞等也是冬季滋补的上等药材,不过在食用这些药材时应当注意搭配,要按个人体质寒火、病源所在和亏损程度的轻重对症下药,再按药力药量加以增减。

  专家提醒,“补冬”要因人、因体质而异,老人、儿童及患感冒的人不能随意进补,孕妇、高血压病人等也不宜进补。孕妇滥用补品可殃及胎儿甚至导致流产、早产,儿童滥用某些补药可造成性早熟,患有肾结石和高血压的老年人,服用人参可使病情加重甚至发生意外。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抵抗能力低,在冬季应少食生冷,但也不宜燥热,可以适当食用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对一般人来说,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牛羊肉、鸡、鸭、鱼类等,也可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责任编辑:Techoo-3
 推荐阅读

电脑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2014-2022
TECH-FOOD.COM ALL RIGHTS RESERVED.